李清照的外祖父是宋神宗元丰年间的宰相王珪,他父亲李恪非是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换而言之,李清照是正儿八经的官三代。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

        十八岁时,李清照与时年二十一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梁城成婚。

        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结合,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强强联合。

        可惜好景不长,两人成婚的第二年,朝廷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就把李家卷了进去。

        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其时被列党籍者十七人,李格非名在第五,被罢提点京东路刑狱之职。九月,徽宗亲书元祐党人名单,刻石端礼门,共一百二十人,李格非名列第二十六。

        不过,当时赵挺之却一路升迁,六月除尚书右丞,八月除尚书左丞。

        (李清照曾写诗给赵挺之,想赵挺之救救她的父亲,可赵挺之没救,或者也可以说,赵挺之无能为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