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的编撰通常讲究旋律简单,歌词朗朗上口,有心者还会往里面穿插具有良性引导作用的常识道理,将儿歌作为一种帮学龄儿童更好建立认知的辅助工具。

        盛珣早过了会听儿歌的年纪,《泥娃娃》也不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远没有《丢手绢》、《小燕子》之流的传唱度广。

        照理说,他不该对这么一首冷门童谣印象深刻。

        可《泥娃娃》又不同于一般儿歌。

        《泥娃娃》的编曲采用了儿歌里很少会被选用的小调,如果光听旋律不看词,它更像是一首带有上个世纪时代特色的小调民谣,像父母那辈听的怀旧金曲里会突然出现的那种曲子,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忧愁曲韵。

        盛珣就是因为这份特殊,才一听到对面那桌的年轻老师说起歌名,忽然就记起来他也是听过这首歌的,甚至还能回忆起里面主旋律的调。

        他同时还想起了刚才在矮楼那边看见的那个倒掉的娃娃,直觉两者之间存在关联。

        而他的班主任还在继续说:“……别管是什么样的歌,想想看,就算是换成别的活泼可爱的曲子,可你幻听出现在半夜三更,在精神本来已经高度紧张的前提下,这时候就是听见放好日子和恭喜发财,那对于人也是一种刺激,会把人吓个不轻。”

        桌对面的年轻老师联想了一下,大概是觉得“半夜”这个时间点配上喜庆歌曲也确实可怕,不由自主打了个寒噤,点头道:“说得也是,我想一想就鸡皮疙瘩又要起来了。”

        这位鸡皮疙瘩随时准备起立的年轻老师看起来不比盛珣大太多,应当是最近两年才入职的新老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