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晴了几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清凉雨水将盛京的热浪消解了稍许。
步如琅在勇安侯试水推出的“香鱼炙”颇受好评,模样新鲜味道独特,最关键价格便宜,不久登顶如意楼热菜榜第一。甚至有好食者当日在甄媚的及笄礼宴席上摸到了主厨子的身份后,便来如意楼寻这道菜。
端阳节缓至,盛京商户们都对皇商举办的龙舟竞渡跃跃欲试。
上古遗书曰:“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
古时越人所居之地就是如今大魏盛京附近,水路便利发达的地方人们常以舟代步,以舟为生产和交通。在捕捉鱼虾的劳作中,攀比渔获的多寡,又时常相约划船竞速,寓娱乐于劳作闲暇中,这是远古时端阳节竞渡的雏形。
然在千年前,天下分裂,七雄崛起,有个名为胥夫子的小国名士宁死不向犯者低头,亡国殉身婆娑江间,民间怜悯这位名士,于是往江中投入食物,祈祷那位名士的身子不被江中鱼儿所食。以此流传千年,为了纪念那位胥夫子,民间便有了在端阳节食糯米裹物的习俗。
但如意楼向来是不参与这样的竞赛的,如意楼人手本就少,再之今年端阳节期间如意楼又格外忙碌。
步如琅因着一段佛寺善缘,答应在端阳节这日去给盛京郊外的广慈寺送去一些斋饭。
福哥会做一手好粽籺,卯时便起床备下新鲜的糯米和馅料,用箬叶包裹,做了许多样式的,有尖角状、四角状,根据口味甜咸也做了区分。除了自用,这些多余的粽籺还会托给走街串巷的卖货郎帮着售卖,或者直接放在酒楼里向食客售卖。
阿按也没闲着,跟着鲁二娘去晨市收了一些便宜扎实的艾草和菖蒲,古书云“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照葫芦画瓢挂在如意楼的门窗上,以求驱病辟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