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如意吉食 >
        传闻,前北戎王与其胞弟烈王自幼年便一起出入宫中,关系极是亲昵。当年在前北戎王登基之时,北戎王庭政局尚未稳定,这位烈王殿下只身领着金吾军,靠着铁血冷酷手腕,硬是将边疆稳定下来,打退了进犯的西域匈奴一族。且常年镇守在疆域,无人敢侵扰,换得一时城池安宁。

        因此可以这般说,这前北戎王能安稳坐着皇位,有一部分缘由是这位战神烈王替他用军队打稳的。按理来说,若是北戎想送人质来大魏以示友好,断不会选择烈王唯一的亲子。

        烈王年过不惑之年之后,膝下依然只有此子,且多年未有妻室。这般行事不是断人香火吗?只能说造化弄人,因着现下北戎新王适才登基即位,北戎那一摊子不清不楚的浑水,不是一般局外人敢随意掺和的。

        杨轲憋了口气。焉说虎父无犬子?眼前这个便是最好的反例。

        即使他本人是烈王最得力干将,也不得不僭越身份啐上一嘴“竖子软脚”。被大魏皇帝侮辱成这般模样也不敢抗争一番,这哪是北戎战神之子?他嘴上劝这位世子忍一忍,事实上他巴不得他一脚踢翻这摆满甜汤软果的桌案,然后怒气冲冠与他一道谋划谋划大事才好。

        愣神间,只见闻之澹下了塌,一副骨头架子散开的模样,冲杨轲抱拳微叹:“轲叔,如你所见,小爷如今在大魏的日子乃是且苟且活自身难保,这上个月大魏户部下放的慰问银又开始短缺,小爷扣扣搜搜的,在质子府倒也能挣扎着活一时半刻的……”

        闻之澹顿了顿,语调转而无奈,双手一摊:“你这让我谋划大事,不是儿戏之说吗?还是说轲叔你盼着小爷早点去才好……”

        这副不思上进的模样让杨轲将话堵在喉中,不上不下的。之乎者也的道理他一介武夫讲不出,只能拂袖道一句烂俗的“孺子不可教也”,便愤愤离去,后头正一脸笑吟吟的闻之澹仿若未闻,面不改色地目送他远去。

        不过半盏茶的功夫,等楼梯彻底没了木板的咯吱声响,闻之澹眼角的笑意渐渐蒙上了一层淡漠之色。

        他伸手又合上了厢房的门,又慢慢坐上塌,修长似玉的手轻敲着茶杯的瓷壁。房梁上忽的跃下一人,身穿藏青色流云纹长袍,腰佩长剑,双手抱臂,神情严肃冷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