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薛瑜脸色不对,吴威连忙解释,“这都是临时住着的,之后拆了水泥板还要用,殿下往里看,那边才是新屋。”

        往里走些,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景象。搭到一半的房子很小,但用的水泥砖和夯土墙结构,内里的竹竿和木柱结构看上去十分结实,是正儿八经盖房子的架势。旁边薛瑜看到了两间已经盖好的和一间还在夯地基的屋子,盖好的房子都还空着,毫无住人的气息,旁边干活的附近村民佃户与衣裳显然不如别人好的一批人,看着房子眼中的神色各不相同。

        佃户们是期待,其他人则是渴望。

        薛瑜一行人进来的动静不小,但只有佃户们和吴威打了招呼,其他人只是咧嘴笑了笑,对新来的人好奇却并不会因此耽误自己手上的工作。

        “这房子盖来给谁住?我记得上次信里说你们住的是紧挨着工坊的屋子,不会是这些还没住进去的吧?”薛瑜问道。

        吴威摇摇头,“挨着工坊的那几间是我们的。也在翻修重盖,看加把劲能不能这个月做完。这里的房子虽然看着建好了,住人还要等到月底。”

        薛瑜只当他说的是建筑盖好需要等待凝固之类的问题,没有继续问,往前面走去。往前走就是工坊区域,因着薛瑜计划里还要安排别的内容,现在还留着一大片空地尚未兴建建筑,被拿来做了临时的水泥砖和水泥板晾晒场地,放眼望去一片灰扑扑,吴威等人的住所就在工坊侧面,乍一看和灰色的工坊平房没什么区别。

        先去看的是水泥工坊,占地面积最大的水泥工坊被分成了一大格一大格的,每一间里各自负责的煅烧、磨碎、搅拌各司其职,薛瑜一眼就认出这是之前在京中肥皂工坊用过的流水线操作。

        每个人只负责一种事务,不用去管其他人,也不用去理解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掌握技巧后十分容易出熟练工,步骤拆分后入门也不算难,对保密也相当有利。

        薛瑜只在门前看了看他们的进度和最后的成品结果,每个工坊隔间里的产品送出时都会经过守门的一轮审核才会进入下一个流程,只看水泥工坊的进度,江乐山和吴威等人都做得很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