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他们相处得还不错,怕薛瑜因为没见到江乐山怪罪,吴威先张口解释上了。

        薛瑜:“上次听县令说,这边来了些小商队,现在就有人要盘铺子了?发展得倒是挺快。走吧,先去看看工坊。”

        吴威应了一声,在前引路,“以往鸣水挨着行宫,兵太多,城里也没什么歇脚的地方,离京城路又不远,商人来此也不愿停下,大多是和庄园做几笔生意就赶去京城。这次我们过来,想着之后还有人要调来,就在城里赁了个大宅住着,最近这边屋子盖得差不多人都搬过来了,宅子空下,来和我们做生意的行脚商干脆谈了住下的事,一来二去,宅子钱没花出去,反倒还赚了点。”

        “谁先做起的脚店生意?”薛瑜避开明显病弱的路边扫地的妇人,见吴威只是笑不说话,摇摇头,“你不说我也知道,是喜儿吧?你这眼罩也是她做的?”

        吴威连忙道,“该去府衙办的都办过了,殿下放心。喜娘子如今暂管着这边的采买和商队迎来送往,办事牢靠,等县城理顺了,就回来工坊守着了。”

        适当地放权结果看来还不错,他们自己都做了分工。真让喜儿带着人一直守在工坊的话,觉得亏的就要变成薛瑜了。喜儿在应对商事上可能有些弱,但总比吴威他们好些。

        薛瑜在心中将去鸣水县城看看从有时间去调整成了最好去一趟。

        篱笆围起来的宿舍工坊二合一区域很大,绕着山脚以扇形向外扩散,外围是兵士们的住所,中间圈是混杂着水泥房子和竹棚的居民区,内里紧挨山脚岩壁的则是工坊。

        离近了才能看出来远观十分壮观的水泥屋舍区域其实十分简陋,虽然比起夹在水泥板房之间的竹棚好些,但也没强到哪里去。

        水泥屋主体是竹筋水泥板,十几块埋在土里夯实搭起来,边缘糊了些土,大体说得上防风保暖,顶上架着竹竿木板铺稻草做房顶。白天透过大门还有点光亮,内里一览无余,只有几床铺盖,晚上可以想见是一片漆黑。别说后世的抗震要求,这样的房子怕是多锤几拳下场雨就要完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