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改变不了事实,不如将计就计,心里一计上来,我说:“我们不妨顺水推舟,送给他们一个人情,但是编制不能放在我们部门,而且我们部门必须单独给他们设立一个组。”

        杨艺馨道:“那叫什么组合适呢?”

        “叫外事组,对,就叫外事组吧。”我说。

        刚被黄超越安排进互联网项目组的李婵娟,没过一个月就向黄超越哭鼻子。李婵娟是黄超越远房的一个侄女,刚毕业半年,虽然是学会计的,但是在学校能学到什么实战的东西呢,所以财务实操的专业知识还差的多。关键是李婵娟玻璃心,比如一天需要去楼下搬财务用的单子,一年的报销单据折实不少,李伶俐随口一句:“谁的活谁自己干。”这李婵娟当场就哭了,办公室的同事都说,没有见过这么脆弱的同事。

        今天也是,办公室几个新人一起商讨到准备到市场一线调研的事情,李婵娟、夏长明、李伶俐、李涛、宋朝辉。我们项目组有个规矩,每个新人,不管是谁的关系进来的,不管是什么学历都要轮岗实习三个月,依次顺序:宣传组、市场组、后勤服务组。正好这些新人,宣传组基本结束,这个阶段开始市场组的实习。

        夏长明是人力资源部老大夏梦竹的侄子,之前一直在车间做售后,趁利益交换的机会,夏梦竹把夏长明调进了我们项目组。正常招聘流程我肯定是不会要他的,年龄30多,对互联网又不敏感。交流了下,明显感觉到市侩的很。

        李伶俐是我之前公司带的人,让她进来两个原因,第一,她办公室管理有经验,手段多,脑子活,特别适合如今的组织;第二,她对我忠诚,我们俩配合的好。

        李涛是我楼上的邻居,虽然到我们公司来算跨行,但是市场销售不分产品,关键是李涛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而我们部门也需要有经验的推广招商人员。

        宋朝辉是我的高中同学,高二分班,由于我们班是文科班而他喜欢理科,于是他去了其他理科班。虽然不在一个班,高中时期也一直一起踢球出去聚。巧合的是大学竟然进了同一所学校,只是他学的是计算机我学的是人力资源管理。毕业后我一直在公司上班,而他一直在创业,虽然没有赚到钱,但是目前他的团队也有十几人。由于我们公司前期的app开发都是外包的,中间对接出了不少问题,所以老板一直想入股一家技术开发的公司。原本我是不想介绍宋朝辉给老板的,但是一次不经意聚餐我提到了,老板想见下他,我就不好意思拒绝了。没有想到他们一拍即合,宋朝辉就带他们团队加盟了过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