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批的朝臣们再次振作了精神,纷纷言及楚非衍只顾收揽民心,却不顾荣城的现实状况,以至于荣城数十万百姓处境危急,如此沽名钓誉,实在是有负丞相之职。

        这一次,朝臣们上奏的时候言辞轻缓了许多,生怕再次引得皇上不悦。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不过短短两日,再次有消息传来,说是楚丞相和灾民共进退,为了更好的赈灾,和灾民一同退出了荣城,还言及此次灾祸不平,便不会返回京都。

        此言一出,皇上心中甚是感动,将之前上奏的人再次拎出来批了一遍,只说的那些人面无人色、瑟瑟发抖才过了瘾。

        又过几日,江南地方官员参奏楚丞相的折子送入京都,里面详细的记载了楚非衍如何派兵扣押粮商,以至于整个江南乱成一团。

        被批了两次的官员心生踌躇,仔细等了两日,见没有后续的消息传回来,这才斟酌着言辞上的奏章,不过也不敢对着楚非衍大批特批,只言及他仗着皇上的宠爱横行霸道,让江南陷入一片乱局,不知道损失几何……

        本以为这次不会有什么变故产生,谁知道打脸来得太快,让他们一片措手不及。

        江南百姓和受灾的灾民|联合送上万民书,其中对皇上的赞颂、对朝廷的感谢连绵不绝,且句句言语真诚,其中厚重的感激之情,让人看了都不由得热泪盈眶。

        很快,两份奏章接连而至。其中一份记录着那些粮商如何的囤积居奇,霸占着大批的粮食却拒不出售,肆意的搅乱粮价,意欲借此大发横财,更有一些粮商和朝堂官员互相勾连,表面上看着行商业之事,实际上却已经变成了官员们捞钱的耙子,一下下的从百姓身上搜刮民脂民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