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荷载二十五吨?起飞质量多少?”孟晓白询问道。有效荷载指的是运载火箭除去火箭箭体重量后的货物运载质量。

        “八百九十吨。装满燃料的火箭箭体质量是八百六十五吨。”詹浩然对这些数据了然于心。

        孟晓白伸出手,他戴着一款全新的量子投影手表,里面打在了超导量子芯片,同时了解量子信息网。

        手机投影里,出现火箭三维模型和各种数据。

        “有效荷载太低了,二十五吨。我们的量子通信卫星,一颗的质量大约在08吨,二十五吨的有效荷载,满打满算,只能发送二十五至三十一颗量子通信卫星。为了保证发射安全,按照二十八颗计算,一万颗要发射大约357枚运载火箭。”

        “火箭的设计成本就要几十亿,每次发射成本都在七亿华夏币左右,这样算,就要2500亿的发射成本才能把我们的微型卫星全部送上太空!这还是一次不出错的情况下,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火箭发射很难做到百分百成功。”

        “再加上卫星制造成本,其他成本……”孟晓白苦笑着摇摇头,“詹老,这成本,我可经受不住!这个方案,pass!”

        按照这个计划,这个项目的成本要奔三千亿往上了,就是深空科技所有的子集团一起支持,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更何况除了火箭项目,他们还有那么多研究项目要投钱。

        詹浩然眉头紧锁,他说道“孟总,其实我也算过这个账。依我看,账不能这么算。现在我们的有效荷载是二十五吨,如果三五年之后,我们的技术成熟了,将运载能力提升一倍,那发射成本就会直线降低。或者我们的火箭回收技术获得突破,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