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唐末战图 >
        “先生去通知陈烨,让他在天柱镇附近不要露出破绽,要有的放矢。”薛洋被对方一喊回过神来微微一笑,道:“同时,如果向杰返回的话马上过来。”

        袁袭接令而去,虽然薛洋的命令有些含糊,但是作为军师的他却很明白所谓的有的放矢到底是何意。天柱镇接下来必然会面临战火,镇上的百姓势必要提前安排,但是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之下就必然极其考验着这场到时候组织撤退的组织者陈烨的组织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不过在薛洋念叨着向杰的时候,这位十三司的头目此时也已经在舒州城外和吴明作别。对方已经成了十三司在舒州府城内的一个暗线,而且此次通过他还一次性在舒州军和刺史府扎下了一颗钉子。

        “你我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去,只怕主公那边都等急了。”向杰看了看城内不断有军队开出之后不再迟疑和陆明两人策马狂奔一路朝西而去。从舒州到天柱山不到两百里的实际路程在两人不间断赶路之后于第二天晚上也就是广明元年五月初九赶了回来。因为军情紧急,所以两人第一时间去见了薛洋。

        “果然,林远图也忍不住了,所以他打算在我和贝翊礼两军相争两败俱伤之后突然杀出,从而直接击抹杀掉贝翊礼和我,这样一来倒是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收获最大的成果。不过这人啊,都是想的太圆满。”薛洋摇了摇头笑道:“贝翊礼对于林园图的小动作肯定是了如指掌。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不论是我还是贝翊礼都会留下一股机动力量来防备林远图。”

        “不过这样一来的话,我军想要在战场之上一举拿下贝翊礼的打算也就落空了。”袁袭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道:“不然的话到时我军以大胜之势兵临府城必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彻底统一舒州。”

        “俗话说得陇不望蜀,留着贝翊礼给他点念想也未必是坏事。”薛洋倒也是想得开,在短暂平衡之后就继续道:“既然舒州军政两部都已经出动,军师,你我也别耽搁了,将后方所有事务交给陈烨和向杰,你我亲自去前线吧。”

        伴随着薛洋和袁袭两人开始动身,整个舒州军几乎是全部开动起来,除了已经在运动之中的陆翊第一都主力之外,翊卫营也在陆明返回之后跟随薛洋而动。

        天柱镇位于天柱山的东南面,靠近长江洼地,是天柱山和长江交汇之所在,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而且民风淳朴,可以说是整个天竺山地区的精华所在。在薛洋决定将天柱山地区作为自己的基地之后,陈家在这个小镇上就连接开设了十几家作坊,利用长江水道开始不断输送各种物资在此地进行转运加工,一方面发展陈家产业,更多的还是为薛洋的舒州军提供各项物资补给。

        由于袁袭的提前交代,所以天柱镇虽然即将面临战火,但是所有人都不清楚这件事,只有陈烨派遣过来的各协调人手在通知各位百姓,佛光寺即将举行盛大的佛事,到时候不论是不是陈家作坊和店铺的使役都可以前往佛光寺观礼。所以一路上百姓都在谈论这件事,很显然陈烨以这种方式事先将大部分百姓都给调走了,而且为了防止被贝翊礼识破,陈家从外地运过来的粮食等物资基本上都分毫未动,甚至向杰的十三司还专门在留守的百姓当中安插了人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