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南察送来了剩下的干海椒之后,赵如意向丁隶城申请了新菜上市的推广经费,特地做了短的竹签子,串上鲜蘑菇和牛肉粒,做了试吃的样品在食街入口分发。心想这新菜是自己来悦来楼第二波推出新菜,若是这次也跟上次的豆花嫩肥牛那样扑街,那之后她估计要偃旗息鼓一段时间,再提出什么新菜品,估计东家也会考虑一下受众,不会像现在答应的这么痛快。

        所以这次赠送试吃的样品,赵如意做菜十分卖力,光是去挑选竹签就仔细对比了好几遍,串签的长短粗细,试吃菜和正式菜品的两种规格,牛肉的部位,牛肉粒的大小,还有蘑菇的新鲜程度,每一个细节赵如意都盯的仔仔细细,当然最能突出先味道的是她所熬制的海椒油,以及干煸海椒研磨碎之后所混的料汁。

        赵如意已经不太相信店里丁隶城和方俊他们对于口味的评价,头两道新菜的扑街,让她不知道他们对于菜品味道的评价是真实味觉,还是照顾自己心情的虚假赞赏,若是豆花嫩肥牛真的味道不错,为很么没有引起食客的喜爱呢?

        她分析了一下,可能是自己的客户定位群体有问题,附近书院的学子和读书人有自己习惯去的聚会和用餐场所,想要短时间内通过有限的几道新品来把他们变成悦来楼的固定客户群,有些太着急。还不如巩固住街坊邻里的客户基本盘,因为改变整个酒楼风格的话,所投入的资金太多,从店内的装饰风格,到桌椅餐具的风格,都有文章可做。

        她想起以前在邻里间火爆的社区餐馆,店面不一定要面积大,装修也不一定要出彩,但味道一定要有吸引人的独特之处。中小酒楼的立足重点还是在招牌菜的吸引力上。因为它的本质定位是中档用餐场所,不像别云间那一类的高档酒楼,除了菜品特色,还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宴请社交的功能,元安城人人都知道别云间的名头,若是在那里摆宴,是一件很有排面彰显身份的事情。

        这个时间,食街来的多是来就餐的食客,尝了方俊派发的肉串小样,觉得味道十分新奇,这海椒本就没有在中原普及,入口的味道自然跟以往其他辛辣的味道有所不同。

        不多时就有食客奔着鲜辣蘑菇牛肉串来到悦来楼。

        赵如意看着店里陡然多起来的食客,心里没有丝毫的放松,她怕这多出来的客人跟前几日新菜上市的时候一样,就是来尝个新鲜,不能转化成店里的长存客户。

        但随即一想,又觉得太仔细东想西想有些显得瞻前顾后,这麻袋海椒用完了以后,下一批货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算这牛肉串作为招牌菜推出去,后续如果海椒的供应跟不上,味道上就要大打折扣。

        海椒的味道征服了很多人的味觉,店里的人越来越多,这肉串用料实在,兼顾胃口大的人,店里除了正常的蘑菇牛肉串,还上架了纯牛肉粒版,用料实在,老少皆宜,有些人第一日吃不过瘾,第二日又早早出现在店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