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降低《大笑江湖》的风险,丁畅苦口婆心劝说秦砚压低制片成本。就算这部电影失败了,也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压缩制片成本方面,丁畅提出国很多业内早就成熟的解决办法——比如削减工作人员、缩短周期、选三四线演员等等。

        当然还有一些提升电影知名度的方法——明星加盟、绯闻炒作、圈内拉踩……

        秦砚当然知道丁畅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华砚,这才是国内目前的电影制作路线。

        但他秦砚可不是一般的导演,他延长拍摄周期、提高幕后员工工资、压低主演片酬……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为电影质量服务。

        如果秦砚的想法如果现在传出去,肯定会引起业内的嘲笑——愚蠢的理想主义者。

        以前有导演这样做过吗?有,而且数量不少。但问题是这些导演都失败了。

        因为只要最后拍出的电影票房不佳、利润率无法满足投资商的期待,那这名导演就算是在投资圈里社会性死亡了。

        拍电影是要钱的!

        不是一群人喊着“我要为华国拍电影”就能成功的。那胶片摄像机每一秒钟都是在烧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