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王晨宇也有些担心,虽然徐策力将项目情况告诉了他,表明了愿意和共利合作来共同做这单的意思,但是徐策力和用户方的几个关键人物关系都很好,那也只能表明徐策力的春城利信科技公司中标的可能性最大。

        但是,这并不能确保共利的产品就一定能被春城利信科技公司给带进去,说不定用户方一听说共利是国内品牌就会反对采用共利的产品,到了那个时候,用户方说不定会向徐策力施加压力,春城利信科技公司中标可以,但是使用的数据存储产品得由用户方来指定。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王晨宇相信即便是徐策力再想与共利合作,也不得不会考虑用户方的态度,徐策力作为一个商人,目的是中标挣钱,按照道理来说更应该会听用户方的意见而不是按照厂商的意图来办事。

        因此,即便是徐策力和用户方的关系很好,王晨宇也必要代表共利公司作为厂商去直接面对用户,至少要做通用户方负责设备选型和技术方面的人的工作才行,不然一切都是空谈。

        于是王晨宇问道:“徐总,我看您跟踪这个单子这么久了,用户关系做得很不错啊。您看最近有没有合适的机会带着我去见见用户?我去见用户是作为厂商的代表去做品牌和产品的推广工作,和您的春城利信科技公司没有利益上的冲突。”

        王晨宇提出的请求后还故意解释了一番,以免徐策力误会他去见用户会最终影响到用户方的人对春城利信科技公司的态度。

        徐策力似乎对于和用户方的关系很自信,直接答应下来:“你不用解释,在行内做了那么多年的生意,这种操作我懂。我这两天帮你先约约戴科长,他是负责技术的,你们共利的产品要想得到用户的认可,他就是第一关,你们必须要过的。其实既然我主动把这个项目的消息以及用户方这边的决策链条都告诉你,就是想和你们共利进行捆绑合作。”

        见徐策力是真心愿意和共利合作,王晨宇当然十分高兴,这避免了系统集成商在项目中朝三暮四,脚踏几条船的可能性。

        王晨宇又问道:“徐总,既然您已经跟踪这个项目那么久了,从项目最开始就开始跟这单。那么您知不知道这个项目中还有那些系统集成商在和你的公司进行竞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