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烟火的一抹红,远远的照亮了半片汾水。

        刘弘基远远的便看到了这夜色中的亮光,这光来的正是时候,他已然带着两万大军在浩州上埋伏了许久,前些日子被萧纪安当头棒喝的一击,他说不上多少感激,但确确实实被激起了斗志。

        他自诩征战这么多年,年纪也比萧纪安这小崽子大了一轮,称兄道弟了一阵子,没想到遇到关键的时候,还是被训得和孙子一样。

        关键是他身后带着的这两万兵还看在眼里,若是他和秦王一般大,弱冠出头皮可能还厚一点,年纪越大就越不是个滋味。

        浩州本是大唐的发掘地之一,这些都是昔日他同李渊一起打下的江山,要说晋地这一带,没人比他更熟悉这里的地势了。浩州有八至:西南至上都一千九十里。东南至东都九百三十里。东北至太原府一百七十里。东南至沁州二百六十里。西北至石州一百六十里。东南至潞州四百四十里。西南至隰州二百七十里。

        这里土壤算不上肥沃,甚至可以说是穷山峻岭,若是想从并州一路吞并到晋地,送粮的道路,若是不算上结了冰的汾水,那唯有途径浩州这一条。但因为浩州的险要是与生俱来的地势,浩州实为盆地,而盆地的中部丘陵和缓起伏,周围隆起的高高的山脉,旁来的敌军不熟悉地形,时常驻扎在这一片盆地和山脉相连的地方,这就相当于将自己完完全全的暴露在了别人的眼前。

        也这因如此,这块地方,便成了易主最多的兵家必争之地。

        而要扼住这里,只能巧取。

        刘弘基方才就已将队伍分做两股,其中一股沿着大道上路,一股沿着山间的小路,绕到了后方。他站在浩州的山脉上,再向北几里路,便是浩州的城门了。

        此时的浩州城门大开,他望见盆地的中央,缓缓行进的粮草队伍,周围黑压压的围着刘武周麾下的士兵,但从山脉上居高临下的望去之后,这些人小的像蚂蚁一般,不堪一击。

        刘弘基一吹口哨,大道上的唐军便冲向了这只队伍,没人会料到夜袭这一出,刘武周的粮草很快被冲散了开去,毕竟这些人只是护送粮草的,即使再多的精锐摆在这里,要兼顾后面的粮车,他们也分身乏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