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大婚的时候,已经入了冬,好在册封太子妃的仪式放在年后,要不然就受罪了。

        比起英郡王当年的大婚,太子大婚的排场可就大得多了,而东平郡王府也很看重这场婚礼,光是给太子妃准备的嫁妆,就足足二百抬,这还是极力压缩了的结果。东南原本就是最富庶的地方,而且,许多稀罕的东西,在京城身价很高,放在东南那边,其实虽说也贵重,却也没那么贵重。别的不说,那些舶来品,放在京城,价格颇为不菲,而在东南沿海,价格起码要打对折。

        因此,太子妃的嫁妆里头,各种各样海外来的珍品,将箱子里面塞得满满当当,除此之外,东平郡王府在京城三成的庄子铺子,都放到了太子妃的嫁妆里面,这里头甚至包括了汤山的温泉庄子。

        “太子这大婚,简直是娶了个金娃娃回来啊!”看着太子妃的嫁妆绕城转悠了一圈,顿时一些人眼珠子都有些发红了。

        英郡王尤其不爽,其实他的郡王妃嫁妆也算是比较丰厚了,可惜的是,跟太子妃比起来,虽说不至于是云泥之别,相差也比较大。

        当然,太子也不是靠着太子妃嫁妆过日子的人。太子自个也有产业。当年元后的私产,早就落入了太子手中,何况,顾衡搞出来的许多东西,太子都在里头是有干股的,每年都有大笔的钱财入账。

        太子住在宫里,看起来花钱的地方不多,但实际上,各种人际往来也很费钱。三节两寿的时候,光是给圣上准备各种节礼寿礼,就是一个很大的开销,何况还有宫里头那些主位妃嫔,就算是庶母,但是,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的。

        另外,詹事府的官员,之前宫学的先生,还有各种挂着东宫或者是太子名号的官员,这些都是要三五不时地联系一下感情的。别的不说,四端表礼总是要有的。以前这些事情,都是之前元后留下来的几个嬷嬷打理,如今这些事情,也要移交给太子妃。

        太子不可能一开始的时候,就将自个的私产都给太子妃,但是起码几个主要的库房,是要给太子妃的,要不然,还真的变成吃软饭的了!

        顾衡如今也就是名义上还算是承恩公府的,实际上,他早就单独立户了!因此,太子大婚,他作为伯爵,自然也有一席之地,而不像是他那些同窗一样,只能跟着父辈一块过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