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擎再详细的刨析了赵构的性格,言赵构必南下,企图偏安一隅,他若随赵构南下,此生只能蹉跎,错失大好年华。

        可以说,韩擎给杨沂中写的那封信,有些杂乱。

        但在字里行间中,杨沂中能看出来,韩擎对他的看中。

        而且,那时韩擎已经是高高在上的摄政王了,而他杨沂中还只不过是张俊手底下一个统领五百人的小统领,南京当时比他职位高的将领,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他真是太不值得一提了。

        如此情况下,韩擎屈尊降贵的亲自招降杨沂中,杨沂中怎能不感激涕零?

        关键,杨沂中的父祖都在前线抗金,而赵构却要带着杨沂中往南跑,过安定的生活,杨沂中又不是赵构那样的大怂,他性情沉鸷,少时机敏,背书数百言,力气超人,曾慨然对人说:“大丈夫应当用武功博取富贵,怎能俯首贴耳成为腐儒呢!”,于是学习孙武、吴起兵法,还擅长骑射,可以说是天生的大将,哪能心甘情愿在建功立业的年纪去养老,更何况,有识之士谁看不出来,在韩擎如此势大的情况下,这偏安一隅只能是偷安一时,绝不可能长治久安?

        如此,尽管杨沂中随着张俊长期担任赵构的警卫工作,和赵构的关系非常好,赵构曾经说杨沂中就是他自己的郭子仪,评价非常高,可杨沂中最终还是选择北上投效朝廷。

        结果证明,杨沂中的选择非常正确。

        北上不久,韩擎就任命杨沂中为亲骑统制,统制中军最大一支骑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