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的纸币,皆以金银为准备金,有多少金银就发行多少纸币,置钞本,建中央钱庄和各地分部钱庄,纸币随时都可在钱庄中置换成金银,纸币可直接购买粮食、绢帛绸缎、盐铁、瓷器……”

        北宋初年,四川用铜钱,体重值小,一千个大钱重二十五斤,买一匹绢需要九十斤到上百斤的铜钱,流通很不方便,于是,商人发行了一种纸币,命名为交子,代替铜钱流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分铺。

        由于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

        后来因供应军需超额发行,交子严重贬值。

        到了宋徽宗大观年,蔡京改“交子”为“钱引”,规范了纸币,使其流通更广——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广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诸路均改用“钱引”,后四川也于大观三年改交子为钱引。

        而且,钱引的纸张、印刷、图画和印鉴都很精良,与后世的纸币相比,也不差太多。

        另外,古人在防伪上有一套可行的办法,即:使用特殊纸张,重重盖章,图案复杂等方法。

        当然了,任何朝代都不可能有百分百的防伪方法,后世科技那么发达了,不仍有造假钞的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