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马过江河 >
        当沈归握着第二根钉子回到南康会馆的时候,颜书卿和李乐安两位‘下人’、已经在前厅等候他多时了。坐下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奉京方面派来的驿使,把兴平皇帝的回信带了回来。燕京奉京两地,相聚一千二百里余里;可没想到这一来一回之间,紧紧过去了两天时间而已。

        “哦?陛下的旨意到了?看来士安的动作很快嘛?重新建成的官驿,如今竟然已经可以派上用场了?”

        李乐安摆弄着手边的茶碗,没好气的说道:

        “朝廷现在正值百废待兴之时,哪还有那么多银子重建官驿啊?想要礼部的官驿正常运转的话,最少还得等上一年光景吧!这封回信,还不是十四那个犟驴子怕你着急,生生跑死了三匹马,星夜兼程送过来的。”

        “……十四人呢?”

        “放心,人没什么大事,就是累着了!刚才我给他煮了一碗药粥,吃完就睡死过去了。他还年轻,身体的底子也足够健壮,偶尔一次经得住。等他睡醒之后,再好好调养调养就没事了,落不下病根。你还是先忙正事,看看朝廷的廷寄吧!”

        沈归伸手接过了颜书卿递来的‘圣旨’展开一看,发现这道装裱颇为正式的黄绫圣旨之上,竟然只写了一行大字:幽北朝堂一切大小事务,君皆可一言而决,无需事先报予吾知。而且颜青鸿在圣旨的末尾留白处,还方方正正加盖了幽北皇帝的公私两道大印。如此一来,这也就代表了他这次‘放权’的行为,是真正具有法律效力的。

        “……虽说我也讨厌履行繁杂臃肿的程序,但你哥这个‘甩手掌柜’当的,也过于彻底了吧?”

        其实颜青鸿的这样一道圣旨,除了帮沈归‘摘钩’(免除责任)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代表幽北三路的朝廷,正式把两北和谈的最终决定权,交给了幽北中山王——沈归。

        别看这么一道玉玺大印、只是名义上的事而已;但没有这道圣旨,他沈归和四皇子周长安之间无论谈出了什么结果,都只能算作‘合作意向’而已,天佑帝作为最终的决策方,是很可能‘阵前变卦’的!

        沈归仔细地收好了圣旨,临出门前又朝着李乐安嘱咐了一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