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马过江河 >
        庞青山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对于这个烂大街的传说故事,后面的走向当然了然于胸。而他如此耍弄一个乡野说书先生,也只是因为还没想好,究竟要如何处置涿鹿县的乡亲们罢了。

        此地距离燕京城,仅百余里而已。但眼下解忧军没了谛听探子的辅助,自然也无法准确估计燕京城的城防部署。纵然燕京城的守军不多,但有赤乌坐镇的话,只要哨探靠近燕京城下百里,必然会激起燕京守军的警惕之心……

        而解忧军到达涿鹿县境内,半个时辰之后便是黄昏,定然是无法继续行军了。既然大军必须要在此地休整一日,无论是清理出供大军休息过夜的房屋,还是防止走漏消息,都必然要下手屠村。

        不理会那个战战兢兢的说书先生,一根青萝卜吃完之后,庞青山又连喝了三大碗温吞水,整个过程未发一言。直到他慢条斯理的吃饱喝足,这才一抹嘴唇,对身后的将士们挥了挥手

        “听听他说的是什么破玩意儿,宰了!”

        仗打到现在这个地步,对于解忧军的将士们来说,已经没什么可在乎的了,其中也包括了“伪善”与“损阴德”之类的心理问题。尽管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初上战阵的“老兵新丁”;但通过他们与西北军之间的恩怨情仇、逐渐也就习惯了血腥味,刀下也多少沾了几条人命。

        这些解忧军卒,正处于刚开杀戒的兴奋期;直到他们杀寒了心、累软了手之前,根本无法收敛杀戮的!

        而且眼下的解忧军,自己都是背水一战、四面楚歌的状态;假如他们无法在粮草枯竭之前、攻占敌都燕京;那无论如何,都只有一个死字,在等待着他们。

        人之将死、也不一定都会大发善心、吐露真言;而行伍之人的选择,普遍还是铤而走险、殊死一搏、或是“多拉上几个垫背的”……

        庞青山一声令下,刀刃掠过之处,血光冲天而起!一颗颗斗大的人头,落在地上四处乱滚,在黄昏残阳蒸腾之下,飘散出沁人肺腑的腥甜……

        直到月上柳梢之时,解忧军宣告封刀罢手;胳膊酸软无力的将士们,一边大肆搜刮“战利品”、一边打扫着血腥恶臭的“屠宰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