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马过江河 >
        君臣三人眼睁睁的看着那本“如山铁证”、在火舌的舔舐下化为灰烬,御书房中一片鸦雀无声。

        待周元庆整理好了纷乱的情绪之后,便轻咳了一声、开口将话题转移开来

        “咳!这件事朕不想再过问了,至于战后该如何决断……就请蔡右丞自行拿捏分寸吧。另外,巴蜀道出兵北伐的消息,是朕授意赤乌探子散布出去的烟雾;可百里欲拥三晋之兵自立为王的消息,又是谁放出去的呢?二位丞相,你们可曾知晓此事因由?”

        蔡熹思索了半晌、随即便摇了摇头,颇为费解的开口回道

        “虽然老臣对此事一无所知,但也觉得流言背后,必有蹊跷之处。尽管这谣言在无形中帮了大忙,但此战关北燕江山、不容半分马虎,必须要摸清背后之人的身份与意图……王炮仗,赤乌的探子现在都归你调遣,这事连你也不知道吗?”

        “……已经派人去访查了,只是如今还没什么确切消息而已。不过说到四殿下嘛……陛下,是否需要召王克农与四殿下率军回援京城呢?尽管战局尽在陛下掌控之中;可京畿重地毕竟干系慎大,一旦有所闪失的话、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啊!”

        周元庆沉思了许久、终于颇为艰难的开口说道

        “派人给王克农送去一道黄绫圣旨,就说阵前战退攻守之策,皆由四皇子一言而决,任何人不得妄加干预!违者皆以假传军情、欺君罔上的罪名论处。”

        也正是因为这一番对话,在河东城陷落之时、正在并州城整军备战的王克农、也得到了这道圣旨。当然,同时也有无数典卖了家产、转移了浮财的北燕官员、悄悄溜出了燕京城、直奔南康享福去了。时至今日,邯郸城破,该走的能走的,已经都走的差不多了;而天佑帝也顺势利用了这些空缺出来的官位、递补了一大批青年官吏、为北燕王朝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

        然而,周元庆与蔡熹为了打压市价、故意的那个“小道消息”,竟也一语成谶。时至黄唯德降开城献降之时,祝云涛也终于在周长风的第三次催促之下,在巴蜀道的芙蓉城拜将点兵、并由他亲自挂帅、提五万巴蜀精兵北上、经秦地汉中踏入中原,兵锋所向、直指并州周长安。!

        秦燕之战即将进入尾声的事,就连一个兵卒出身的莽夫冯季,都能分析出来,祝云涛当然更是心知肚明。只不过这位祝总督虽是武将出身,但他能从一个普通的厮杀汉,做到一路封疆大吏,就定然不是那种头脑简单的莽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