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马过江河 >
        通常来说,凡是生活富贵到了周长安这等地步的人,根本找不到自寻死路的理由。然而物极必反、月满则亏;如果周长安没有生在帝王之家,哪怕是王放或是蔡熹的儿子,也肯定不会被挤兑到这条死路之上。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天佑帝周元庆,此番把周长安派往河东城前线,都是在为即将登基的太子铺路。

        因为如果周长安战死沙场的话,那么诸位皇子之中,便再无人能威胁到今日的太子、明日的圣上;假如周长安没有战死沙场,而且还大获全胜、一举平定了秦地叛乱的话;那么也只需要在他指挥作战的过程之中,寻个一差二错定个罪名,再将他贬谪出京也就是了。

        从北燕大局的角度来看,天佑帝的做法无可厚非;然而从周长安本身的角度出发,他能理解父皇的做法,在感情上却并不能够接受。天佑帝可以相信自己的嫡长子,能够容纳曾经在军中威望甚高的亲兄弟;可周长安却不愿意相信,那个管了大半辈子账的周长永,会有什么容人之量可言。

        毕竟周元庆若是信错了人,只不过是在九泉之下懊恼万分而已;可周长安若是信错了人,却一定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所以眼下这场秦燕之争,对于周长安来说,就是一个死局。此战若是秦军大胜,自己不但成为了周家的千古罪人;更因为北燕主帅的身份,定然难逃一死;可若是北燕获胜,他也一样会被父皇亲手泼上满身的脏水,再灰溜溜的赶出燕京城。

        日子一长,再没有人会记得,他为了北燕王朝流过多少血汗。所以战死沙场的结果,便是他唯一能够得到的体面。

        正所谓一人拼命,万夫莫当。抱定了必死之心的周长安、纵马跃入敌阵之后,立刻将自己手中的马刀挥舞开来,直砍得毫无准备的众秦军,哭爹喊娘、节节败退;一时之间、他竟杀的秦军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然而,那匹带着他跃入敌阵的漠北战马,也在眨眼之间,被七八根“木枪”戳烂了肚腹,脖颈也被战刀搅成了一滩烂肉,连一声嘶鸣都没能发出,便直挺挺的栽倒在地……

        周长安跃马踏破秦军阵营,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武豪迈,也令前方本就战战兢兢的辅兵们心神一荡,纷纷下意识的回头观瞧。然而,就是这短暂的“集体走神”,却令他们付出了非常惨痛的代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