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说完这句话,顿了顿歇口气儿,又继续道:“看见操场上这些卡车了吧,每个卡车前面都贴着一个地名,你们被分到哪儿了,就在那辆写着对应地名的卡车前面排队,等知青安置办的人一一核实过你们的身份,你们就能领到钱了,领完钱的知青,就拿着行李立即上车,不要再有任何耽搁!”

        男人话音刚落,操场上便叽叽喳喳乱作一团,家长们带着孩子四下寻找着对应的卡车,很快,去各地的知青整整齐齐站在分属各地的卡车前,家长亲人们在车外围站了一圈。

        果然,提到钱,刚才那股子离别的感觉霎时被冲散了。越诗和越灵母女俩站在最左边的卡车前,卡车前面贴着“宁西省绥庆县”六个字,算上越家母女,这辆卡车前一共站了有22个人。

        越灵拉着妈妈的手和她并排站着,张翠喜和她男人拿着母女俩的行李在外围等着,准备一会儿帮她们母女把行李放上车斗。很快,知青安置办的人走过来一一核查信息发放安置费。

        等轮到越灵她们这的时候,工作人员疑惑地看了看她们母女俩,又反复看了看手上的资料本,最后神色古怪地确认道:“越诗?32岁?你这资料该不会登记错了吧!”

        旁边同车的男男女女听见这话也都看过来,32岁?开什么玩笑?32岁下什么乡?而且那女的哪里像是32岁的样子,最前面刚才一直往后看的男生也一脸幻灭的样子,他刚刚是对一个比他大15岁的女人一见钟情了吗?不对!这不是真的吧!

        “对,32岁,没错,我女儿都这么大了”,越诗指着旁边的女儿,对知青安置办的工作人员解释道。

        站在最前面的男生更幻灭了,他刚才一直以为她们是姐妹来着,32岁?长得这么年轻,这像话吗?

        “32岁怎么还下乡啊?”那个工作人员还是一脸不解。

        “我是主动向组织上申请要去农村锻炼的,正好我女儿今年要下乡,就跟着她一块了”,越诗又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