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吃睡都在长,日日如春树发芽一般,自愈能力强的很。再加上有沈依依,以往再有什么不好,在那养元丹的补充下,底子也已经添补的差不多了。脸色虽说还是有些不够好,却也没什么妨碍,若非这会儿沈依依过来时间还不久,隔上一二个月再看,必定不是这样小可怜的模样。所以啊,那大夫不过是一上手,就立马开始点起了头,等着一溜的孩子都诊完,对着沈清明说起话来,已经是多了好些羡慕。

        “除了最小的,还有一些个弱症,需要细养,其他的孩子都挺好,老丈,这些孩子养的好啊,您老真真是好福气。”

        确实是好福气,在这个孩童夭折率奇高的古代,老沈家五子三女八个孩子一个个都顺利生下了不说,在父母皆无的情况下,还能每一个体弱多病的,这该是怎么样的造化!就是那大夫的眼底都忍不住多了几许的羡慕。就是医药人家出身的他,也不能说保证家中孩子个个康健。倒是这沈家……

        想到进门时看到的,那正堂桌上摆放的黄表纸,折叠整齐的各类丧葬制品,还有沈老头附近有口皆碑的道门身份,心下不由的寻思,莫不是这家托庇道门,行善积德,阴德深厚的缘故?

        可若是如此,那沈老丈家那失踪的儿子又怎么说?那难产病弱而亡的儿媳妇又怎么说?难道是那些神棍所说的命格太轻没能承受住的缘故?

        这大夫虽学医,家中也几代和药草打交道,可因老母敬佛崇道,一来二去的也颇有些迷信男的特征,遇上环境合适,总会不自觉的往这些上去琢磨。好在到底是读书人,再怎么迷也不至于钻牛角尖,多了几分豁达,感觉想不明白,就不在多寻思,反倒是借着这个由头,多宽慰了沈清明几句,

        “说来你这病虽说是风寒的表象,可究其病理,根源还在内里,若非急火攻心,肝火上涌,也不至于如此一发不可收拾,这病也不会如此掏空了老底。要我说老丈,你家是有福德的,做着这些个旁人避忌,却积攒阴德的活计,不知道便宜了多少人家,有这样的功德护身,便是有什么不妥,也自有否极泰来的日子,何必如此自苦?哪怕是为了孩子,也该放宽些心思。”

        这话说的十分的在理,就是沈清明也听得直点头,经过这一场大病,他那儿子失踪的急切已经被病痛磨的只剩下了三成,心里想的更多的是怎么照顾好这些孩子。都说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也有大觉悟。沈清明这会儿已经彻底的相通了。他们老的老小的小,没有一只找下去的条件,等待是他唯一能做的,照顾好孩子也是他最应该做的。

        “是该上心养身子了,孩子还都这么小,我可舍不下!”

        有些事儿他自己心里知道就好,说就不用了。沈清明笑着应和了这么一句,随即一边从怀里掏钱,准备支付诊金,一边吩咐起了孩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