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春秋我为王 >
        当地的豪长讨好地介绍说,六邑之所以会有孙叔敖庙,是因为孙叔敖当上了楚国的令尹之后,发动百姓于楚国境内,下膏泽,兴水利。在楚庄王十七年左右,亲自来到淮南,主持兴办了一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六邑也深受这处工程的恩泽,所以在城内为孙叔敖立了庙,百年来香火不绝。

        王孙胜不由赞道:“真乃贤令尹,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庄王能够问鼎中原,多亏了孙叔敖,真是吾等公子王孙之楷模。”

        王孙胜回到楚国后,力求让自己融入楚风里,他本来就天资聪慧,对于楚国的典籍烂熟于心,一年来努力学习楚言,这会说话已经与土生土长的楚人没什么区别了,所以才能颇得军心,也能让各地楚国贵族心生敬慕。

        而像孙叔敖一样从破落的公族子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令尹、司马,也是王孙胜现在的志向。

        数日后,王孙胜率军从六邑北上时,便经过了芍陂。

        芍陂因水流经过芍亭而得名,王孙胜望眼望去,却见此地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听当地老人说,在芍陂开挖前,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发,形成涝灾,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当地人深受其苦。

        但孙叔敖开挖芍陂后,将三面山地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让它变成了一个蓄水的人工湖。修建五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不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涝成灾。后来楚人又在西南开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扩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

        一时间,淮南便成了楚国的经济重地,每年都生产出大量的粮食,楚庄王能够北上争霸,芍陂出力不少。

        “芍陂真是楚国之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