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春秋我为王 >
        太子凿小心翼翼地将这份在他看来重达千钧的血书举起,激动地对晋侯说道:”父亲,只要此诏书带出去,交到魏卿手里公诸于众,晋国的忠臣们一定会群起响应,共同颠覆赵无恤的残暴统治的!”

        晋侯午心里依然有几分惧怕,毕竟从侯马之盟被劫后,他的胆子就吓没了,此刻喃喃说道:“满朝大夫均是晋国旧封,然赵氏专权后,竟无一人能救国难,寡人纵然写了血书,又要如何带出去,带给魏卿,让天下人知道呢?“”父亲放心,小子已有安排!“

        与年至四旬便呈现出一股神经衰弱之状的晋侯午不同,他的儿子,刚刚行冠的太子凿却十分精明强干。

        他不但生得一表人才,从小便惹宫女傅姆垂爱,而且格外聪慧,被教育得很不错,娴熟于礼仪诗书,君子六艺无一不精。而且比起其父,他这个太子表现的更加不错,

        当年赵无恤侯马之盟上掳走晋侯午,强行迁都时,太子凿还年幼,赵卒去虒祁宫”请“他离开时,当其余兄弟姐妹只知啼哭时,十多岁的他竟一身太子服饰,站出来呵斥赵卒,称自己乃唐叔虞后裔,堂堂太子,谁敢动手?

        虽然一贯之知赵氏不知晋侯的武卒翻了翻白眼,就把这个错误估量了自己威势的小太子扛到肩头带走了,但太子凿对赵氏的愤怒不满,也在那时候种下了根。

        他成年后,虽然很少有机会能从铜鞮宫出去,但一旦有机会,他都会在世人面前展露自己,比如河东蝗灾时,太子凿就让人派宫人带着粮食出去”赈灾“,虽然被宫门的守卫挡了回来,但也让人印象深刻。

        由此,这位小太子身边也纠结了一批公族旧人,这一两年间,他但凡出去参加祭祀、狩猎,都会让人打探国际形势,见缝插针的齐国陈氏,也便是这样与他建立了间接联系。

        故而在得知魏氏与赵氏翻脸,引秦国入河东,齐郑也一起建立连横抗赵后,太子凿兴奋不已,他不顾魏氏压根没想起已经丝毫没存在感的公室,悍然宣布叛晋归秦,依旧把秦魏当做解救晋国公室的唯一希望,便带着陈氏派到铜鞮的间谍,入宫对晋侯午陈述赵氏将亡,晋公室的复兴机会来了,怂恿他写下这份诏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