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春秋我为王 >
        “外臣孤陋寡闻,愿闻其详。”

        “当年虞、芮两国之君争田。久而不决,听闻文王昌是有德之人,便一起去到周地,请文王仲裁。二君到了周边境,看到周人耕田的互相让地边。走路的互相让道;进入周都邑,又看到周人男女不同路,斑白不提携;入了周朝庭,更现周人士让大夫,大夫让卿,有礼有节。两国国君非常惭愧,说:小人今日方知何为君子之国。于是两国国君不再争讼,反而让出所争之地作为隙地”

        薛使听出其中有些暗指,便试探着问道:“大将军的意思是,想让我两国停止争执?”

        “然。远亲不如近邻,滕薛何必苦苦相争。其实也是因为滕薛离得太近,村舍相望,对方国都的鸣鼓声都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容易产生争端,若两国间有一个小邑作为隙地,也许能消弭旧怨,正好,为了方便与宋国的联系,我也需要在滕薛之间有一个建立驿站的地点”

        薛国行人很上道地讨好道:“大将军就是文王昌一样的贤人啊!所以我两国才来请大将军仲裁,如今入鲁后见识了这周公之国的礼乐。我再无争执之心,不管滕国如何,薛国境内的争议之地,愿意献出来。奉为大将军的汤沐邑!”

        这正合赵无恤心意,他说道:“可,鲁国将在隙地设置驿站,修筑营寨,作为鲁国使者、商贾停留歇息的地点。这将作为第五条款目,加到鲁薛之约和鲁滕之约上去。于简牍、帛、纸张上各一份,还要铭刻在鼎上,传于子孙。”

        薛国使节唯唯诺诺,下拜道:“鄙邑愿奉社稷以事鲁,唯大将军之命是从”

        “真是弱国无外交啊”

        等薛使走后,赵无恤望着重新拟就的鲁滕之约鲁薛之约等不平等条约,吹干上面的墨汁,心满意足地笑了。一个中午就搞定了滕、薛两国,这效率很合他心意。

        其实条约上还有第六条款目的,因为这场盟约是鲁宋一起牵头的,所以也加进了不少宋国的意见。南子的要求是可以让她们宋国的巫祝能在泗上诸国任意居住、传教,甚至建立庙堂。她已经正式成为大巫,自称“玄女”,近来在宋人中的声望越来越高,信徒也越来越广,甚至将目光投向了国外

        赵无恤也是左思右想后,才将这一条否决了,宗教这东西容易反噬自身,等他大婚亲迎时,去宋国一窥究竟再判断不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