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大帐之内,赵构来回的踱着步子,脸上都是担忧的神色,时不时的会看看外面的天色,一旁的卢俊义虽然是小心的陪侍着,不过脸上到是很淡然的神情。

        随军的官吏不少,但是赵构很清楚,能和自己真正说点心里话的不多,卢俊义出现之后,他就知道杨浩早就在谋划这场伐辽之战了,还别说,心里确实有点堵得慌的,还以为这完全是自己的建树呢,没想到人家是早早给自己铺好路了。

        不过他到不担心杨浩会有非分之想,身为皇子,就要有皇子的觉悟,父皇的宠爱,母妃的告诫,这些都在赵构的心里,说对那个位置没想法?那就活得太单纯了,单纯的人在皇室是活不好的,或者说是活不下去的。

        杨浩为何给自己铺路?赵构心知肚明,这是站队,杨浩这一脉将会是自己的中坚力量,甚至连出征前,邢秉懿都时不时的会提起这些事情。

        不过卢俊义出现,全盘托出了杨浩的计划,他也就只能和卢俊义一起商讨接下来的事宜了。

        辽人派遣了使臣,这不代表我就真的不打了,关胜董平还在前面指挥继续推进,只不过速度没有先前那么快了。

        战争打到了这个份上,悬念也就越来越少了,契丹人是勇猛,但在登天营和轰天雷的威慑下,也开始怂了,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完全放弃了抵抗,结局已经是一个定数。

        战场一直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几万人对几万人的大战有之,几十万的也有之,人多追着人少打是很正常的一个现象,但几百人追着几千人打也不是没有。

        天朝上下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来讲,战争出奇兵以制胜的还是很多的,登天营和火器就是大宋的奇兵,正因为有了奇兵,战争的天平就是失去了平衡,原本的势均力敌就成了单方面的碾压。

        也正因为这奇兵的出现,影响了整个北部的占据,就是骁勇的金兵也停住了脚步,在想不打偶如何对付这些奇兵的对策之前,作为主帅,还没傻到用人命去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