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劲歌香江 >
        看完剧本之后,在座众人开始讨论一下人物、故事、台词,集思广益,这样有助于演员理解人物,也有助于导演把握每位演员的特质。

        像这类的见面会一般都比较正式,不是每个剧组在开拍之前都会举办的。像香港很多剧组拍戏之前,连正式的剧本都没有一个,演员的台词需要到现场现背。

        虽然这样也诞生出了不少好看的电影,但现在回过头去看一看,其实当时应该能做的更好的。

        韩劲不崇尚那种“草台班子”式的创作模式,他喜欢一切都依着正轨来做,不急于那一时。反正他现在也不缺钱花,有的是时间做好准备。

        香港八零、九零年代很多电影都很粗糙,因为要赶演员的档期,要赶导演的档期,要赶院线的档期,什么都要赶。

        所以匆匆立项,匆匆开拍,匆匆杀青,匆匆上映,前后时间可能只有十天半个月。这么短的时间电影都经不起仔细琢磨,自然良品率是大大的降低的。

        相比那种赶工出来的“残次品”,韩劲其实还蛮想拍些经典之作的。虽然花费的时间长一点,投入的资金多一点,耗费的精力大一点,不过如果能出一部好片,那他也觉得很值得了。

        作为演员的其实也都想拍些好戏,比如曾茳,比如周闰发,比如狄龍,比如张国容,比如吴启崋,比如刘佳玲……

        因为赚钱的机会经常有,像周闰发即便现在还背负着票房毒药的骂名,每年拍的电影也都超过了十部,因此赚钱养家对他来说是毫无压力的。

        但是拍好片的机会可不经常有,赶上就赶上了,赶不上很可能就蹉跎半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