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诡三国 >
        同时,因为最初各大士族还习惯于察举制,所以来参加考举的人一般都是寒门旁支什么的,在正常的途径之中时没有机会获取更高更好的职位的那一部分人,因此这些人对于斐潜的考举制度,是不敢?也没有资格敢出声反对的,他们巴不得静悄悄的爬上去,喜滋滋的拿到官印权柄?哪里会闹?会叫嚣?

        因此?在斐潜最初扩大考试范围的时候,也很平静。

        直至看到那些旁门寒门的家伙一个个爬上去了,获得了或大或小的职位?然后自然是坐不住了?然后又加上斐潜开设了恩科,而临时开设的恩科,能及时收到消息并且立刻赶赴长安的?寒门旁支?亦或是贫困的士族子弟能做到么?

        这年头?可不是随便出门就有车站就可以买票或是不买票上车的……

        因此?从外地匆匆而来的参考的士族弟子当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家境不错?经济宽裕的人了,而这些人相对于那些寒门子弟来说,读书的迫切性和拼搏精神,自然是差了一截,毕竟这些子弟如果按照往常的汉代人才察举制的规矩?也是有很大的几率会被选官的?就像是一生下来就获取了保送资格一样?又如何会努力发奋读书?

        于是乎出现考试考不好的士族子弟?就很自然。考不好,原本吹嘘得比天还高的面子自然挂不住了……

        斐潜原本的计划是这种落差会在一两次之后逐渐发酵,然后才爆发出来?但是没有想到的是有人提前替斐潜引爆了这个隐患。

        而这些前期的铺垫和发展,荀彧有么?

        荀彧都没有。

        那么这么说,是不是荀彧变成了鲁莽者,匆忙上马所谓的考正制度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