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大明屠魔录 >
        当天晚上,包括知县彭达春、教谕陈清流在内的主考、监考都随意地对付了晚餐,然后济济一堂聚在县儒学署的公堂之上。

        袁州府卫所指挥使大人董学武,也端坐在堂下等候消息。

        首先是把武科考试的成绩从好到差排列下来,由专门负责的小吏誊抄一遍;武道规则的考试其实可有可无,有资格参加武科考试的考生都称得上是整个分宜的学霸,考的内容又是连那些不识字的大老粗都耳熟能详的东西,怎么可能出错?

        干活的人多,结果出的也快,不到半个时辰,武科成绩便呈到了彭达春的面前。

        “看来,今年的武科成绩普遍要强于往年啊!”彭达春沉声着对陈清流说道,严肃许久的国字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

        “嗯!第一名,陆离,十层,上上等;第二名,王大年,六层,上等;第三名......第六十七名,陈风雨,练气三层,中等;......”

        “这陆离果然是少年天才,若不是我们的武科测试不能测到先天以上,他的成绩还要好上许多!恭喜县尊大人,这都是县尊大人的教化之功啊!”边上有担任监考官的举人吹捧这彭达春。

        “陈风雨也不错,才十三岁便达到了练气三层,假以时日,又是一个徐少湖!”

        徐少湖指的是松江的徐阶,徐阶字子升,号少湖;古人常以字或者号来称呼对方,更有甚者,还有以外号或者籍贯地点来作为雅号的。譬如:苏轼被贬到广东时,因为在东面的山坡上种了块地,从此便被称为“苏东坡”;曹植七步成诗,别人便给他起了个外号“曹七步”,温庭筠写诗前喜欢双手互搓八下,于是外号叫“温八叉”。

        两人在那儿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堂上其他的人却已经开始在拆封第三场文试的试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