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一滩鸥鹭记 >
        护国公在心里叹了口气:他这小老弟,当初自己愿意跟他来往,也是觉得作为一个亲王,城府是意想不到的浅,有啥事都摆在脸上一看便知,如果再一细问,那肯定是连老底都翻出来给你看。

        这康王的脾性,想必宫里那两位也都是一清二楚的,所以这也是自己两家来往多年、没啥影响的原因吧?

        至于两家儿女的亲事,护国公之前也是跟家中老娘认真分析过的,国公府到他这里第三代,自己和驻守西北边境的老二,守成还是有余的,所以接下来的第四代,有那么一两个出挑的子弟就行了,其他的还是低调一些为好。

        老大以后要承袭自己的爵位,自然需要有挑起担子的能力,老二家的宜河,听说在军中历练得很不错,自己也听回来的小四夸了好几回,那么这两家未来的嫡支发展,便要着落在他们俩头上。

        所以当时给他们俩兄弟娶媳妇时,家中大人们都是精挑细选了好久的,宗妇长媳,品行、家世、能力等,缺一不可。

        至于其他两个小子,挑选儿媳妇就简单多了,品行自然要好,家世可以商量,能力么,就跟自己的定位一样,守成就好,万不可是个有野心的,那就家宅不宁、生祸患了。

        当然,毕竟都是自己的儿子,你说眼看着老大以后能成为国公、娶了个媳妇还是威远侯府的嫡女,你给以后只能当旁支的老二挑个门第悬殊的媳妇,心里也过意不去。

        所以在康王早年间跟自己开始走动的时候,护国公就动了心思,只是那会儿康王毕竟年轻,国公爷觉得应该还会续弦,那这丧母的长女,可不知会被养成什么样子。

        谁知康王竟然就这么一路单了下来,丧母的小郡主也被太后娘娘接到了宫里教养,这几年里,护国公跟夫人的心思,也是日渐坚定。

        说实话,小四对郡主的心思,一开始也是他爹娘有意无意地撺掇起来的。两人总是时不时地在儿子面前提郡主,而且是不着痕迹地夸郡主、贬其他姑娘。

        小四去西北几年,护国公两夫妻也生怕儿子断了心思,想方设法让他回来了几次、且特意安排了跟郡主的不期而遇,平日里的信中,也是时不时要提康王府那么两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