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湖的历史线错综复杂,楚鹿人所知道的历史,变得只有借鉴意义。

        不过这些许“借鉴”中,也能够推断出一些,忽必烈重用金轮法王的信号,背后可能代表的含义……

        吐蕃的战斗力,虽然比大理强许多,但如今并不统一。

        金轮法王的历史原型八思巴,在被忽必烈奉为上师的同年,就是忽必烈“借路”吐蕃,灭国大理的时候!

        不过金轮法王在武侠原作中,出场比大理灭国要早不少。

        以历史宋元时期为参照的话,此时的“吐蕃”已经是“吐蕃诸部”,也就是已经一盘散沙,根本没摸到过宋廷。

        吐蕃诸部中,密宗法王比部落酋长重要得多,所以奉一个上师之后,忽必烈很容易在吐蕃进退自如,最终也彻底平定了吐蕃。

        在大江湖中,吐蕃形势稍好,靠东一面依旧有完整的吐蕃国,也就是北接西夏、南临大理的这一部分。

        鸠摩智就是这里的“国师”,而除了他之外,密宗还有另一位法王——金轮,主要是在西部活动,而靠西一面就是吐蕃诸部、一盘散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