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文唐 >
        岳山也没见过晒盐,在书上看的时候也没有留意细节。他只是隐约记得气候合适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到五天就可以出粗盐了,在具体到每个环节需要多少天,就不清楚了。

        况且中国这么大,每一地的气候条件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第一次晒盐更多是实验性质的,以摸清各个环节的规律为主,至于能出多少盐反而不重要。

        岳山来到盐田的时候,邓建正在指挥工人把蒸发池里的海水放进结晶池。岳山过去看了一下,池内的水线比昨天下降了三分之一还多。

        他也不知道这个水位意味着什么,只能慢慢的观察总结。不过水底并没有出现盐的踪迹,可见还没到结晶的程度。

        第一次只释放了两个蒸发池的水,后面八个每隔一个时辰释放两组。然后进行对比总结看哪一组时间搭配更合理。

        而且这两个蒸发池也不能闲着,放完水之后马上把口子堵住,重新注水进行蒸发。

        岳山也没有在这多待,看了一下发现他们工作按部就班的展开没有什么问题之后,就返回了房子。

        他要好好谋划一下如何把海带的利益最大化。

        ……

        第二天一大早,也就是晒盐第三天,一个消息瞬间就引爆了所有人的热情:盐田长盐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