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肥羊炖还不够,步如琅琢磨着,想再弄一道水晶灌汤包。
灌汤包是盛京地道的小食,需讲求嘬破面坯儿后,那吸入口中的滚汤肉汁儿,这口肉汁儿才是整个灌汤包的灵魂所在。
她将豚皮洗净,掺入吊好的鲜汤,加入生姜、大葱、花雕酒,锅中上火炖煮至豚皮化成浓汁后,打去料渣,将汤汁倒入方形盘中,晾凉后再入冰鉴中冷藏,此为皮冻,半透明状,似胶着。然后将其修切成小圆球。
冬瓜需要去皮。这去皮是个技术活,下刀狠了肉没了,下刀柔了皮完好无损。
她拎刀一番捣腾,终于将冬瓜肉切成见方的大块,再连刀片成大薄片,放入盐水中浸泡约半炷香的功夫。选用火腿、黄瓜皮、蛋皮均切细丝,葱叶入沸水锅中焯一下,撕成细丝。
红樱剁成细末,再将修切成圆球的皮冻先滚上一层干玉米面,再裹上一层鱼糁,然后均匀地沾上火腿丝、黄瓜皮丝、蛋皮丝,将其包入浸泡过的冬瓜片中,再用葱叶丝捆扎成石榴包,并在上面点缀上樱桃末,即成水晶灌汤包生坯,入笼用旺火蒸上一炷香,取出摆入盘中。
最后一道小菜“黄雀鮓”却是现成的,这道小食权当下汤用,乡野间的粗食罢了,如意楼里从前劳力多,因此这些小食存做的得多,一时也用不完。
步如琅一门心思想着让晏巫姑体味大魏风土人情,于是将这“黄雀鮓”从后厨的腌罐中一块块挖出来。
其做法倒是很简单,野黄雀收拾干净后,用汤洗,拭乾,再用麦黄、红曲、盐椒、葱丝调和,在扁罐内铺一层黄雀,上一层料,装实。
用篾片将笋叶盖固定住,等到罐中腌出卤,便倒掉,再加酒浸泡,密封好,可久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