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三个儿子,都是从小娇纵惯了,文不成武不就的,在家里为了爵位为了家产打得狗脑子都快打出来了。所以晋阳伯是真的羡慕长阳侯生了个有出息的儿子。

        不只是晋阳伯,勋贵之中但凡眼光长远点儿的,又有哪个不羡慕长阳侯生了个会读书的儿子呢,眼看着长阳侯府由武转文有望,而他们却只能看着家里的不肖子孙心里发愁。

        这天下太平盛世,战事越来越少,用得上武将的地方也越来越少,他们勋贵的地位也越来越低。

        别看他们一个个口口声声说什么家里有爵位荫及子孙不必跟寒门子弟去争什么科举名额,实际上是家里没有子孙有那个本事去争。

        真要是像俞珏这样有本事去争的,他们比谁都高兴。

        儿孙们指望不上了,他们就把目光放在自家姑娘身上,指望着自家姑娘参加大选入宫,能嫁给皇子,家里出个皇子妃,更进一步,家里出个皇妃皇后,万一走了大运自家出个皇帝外孙呢?

        在宴会结束之后,长阳侯把俞珏叫到书房来,将今日来参加宴会的这些宾客们的情况都细细说给他听。

        比如哪家女儿嫁给了某个皇子当侧妃,是支持那个皇子的;比如哪家已经暗地里站队了,不过是个墙头草,两头押注;比如哪家是坚定的保皇党,保持中立的……

        长阳侯把这些都细细说给俞珏听,以免他进入官场之后,毫不知情就被人给拉下水了。

        这就是朝中有人的好处了,在入官场前,有什么党派,哪些官员是什么阵营的,哪些人彼此有亲,哪些人表面上不对付实际上暗地里有勾搭……寻常官员在进入官场之前是无法知道这些隐蔽消息的,等在进入官场后慢慢摸索,说不定就不知什么时候吃了暗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