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的他名为傅俞珏,乃是长阳侯嫡次子,上头还有一位嫡长兄傅俞琦。

        傅俞珏自幼天资聪颖,过耳能诵,过目不忘,深受长阳侯夫妇的喜爱。只是在年幼时与兄长傅俞琦发生冲突,两人争执间被傅俞琦失手推落池塘,春寒料峭的季节,池水冰寒,傅俞珏就染了病,养了许久才见好。

        只是从那以后也落下了病根,身子骨较常人更加虚弱一些,换季之时必然生病。

        好在长阳侯府是富贵人家,珍贵养身的药物也能让傅俞珏一日三餐的喝,对寿数和日常生活没什么影响。

        可问题是,傅俞珏乃是嫡次子,必然不能继承长阳侯的爵位,将来想入仕只能靠自己考科举。

        本来傅俞珏在读书方面天赋极佳,远超兄长傅俞琦,被长阳侯寄予厚望,认为他能高中进士,科举出仕,一改长阳侯府勋贵之家在太平盛世越发不受重视的局面。

        长阳侯本来想得很好,嫡长子在读书方面没太多天赋,就继承爵位和侯府人脉,稳定长阳侯府在勋贵武将这边的基本盘,嫡次子天资聪颖,过目不忘,读书科举,打入文官圈子,再下一代,长阳侯府就能由武转文,长久兴盛。

        然而傅俞珏落水,坏了身子骨,虽于性命无碍,却也常年医药不断,更不提参加科举了。科举考试条件艰苦,便是个健康人进去也得脱三层皮出来,更何况是个身子骨较常人虚弱一些的富贵公子。

        为了嫡次子的小命着想,长阳侯也只得放下让傅俞珏科举出仕的念头了。

        但也因此,长阳侯对傅俞珏的重视程度日益下降,越发重视嫡长子傅俞琦了——既然长阳侯府暂时无法由武转文,那么就要更加稳固武官勋贵的基本盘了。

        傅俞珏面对这种情况,心中岂能不怨?明明害得他日后药不离口不能科举的是大哥,结果大哥只是哭诉了几句说自己不是故意的,父亲母亲不痛不痒的训斥了他一顿,把他禁足了几天,就算没事了?大哥坏了他的身体健康,反而更得父亲看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