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冯烨清君侧的讨伐檄文传遍天下,顿时闹得沸反盈天,叫嚣冯烨造反的言论甚嚣尘上。只有京城的反应,反而十分的平静,没人敢对辽东王冯烨的事情说三道四。

        实在是上次那满嘴喷粪的表演太过深入人心,过去那么长时间了,仍然被京城的百姓们所津津乐道。

        所有人都知道那位辽东王是个睚眦必报的小心眼。听说上次那批当众表演满嘴喷粪的读书人,就是因为说了辽东王的坏话,然后就被王府总管记在了小本本上,一个都没跑了。

        在如今这个要命的关头,谁知道京城有多少对方的眼线。若是因为几句闲话被那位王府大总管给记到小本本上,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尤其是前任顺天府尹的下场,让所有官员想到都心寒。

        金銮殿上,皇帝正在跟满朝文武商量对策,吏部尚书王文斌,作为太子的亲舅舅,又是被辽东王点名要清理的对象。他当然是坚定不移的主战派。

        “陛下,辽东王早就显露狼子野心,现在就更是明目张胆的造反。对方占据山海关,到京城这一路已经无险可守。臣请陛下号召各地,起兵进京勤王。”王文斌义愤填膺的说道。

        若是以往,王文斌这位吏部尚书上奏后,应该是一呼百应,过半朝臣附议的局面,可是如今,仅有那么几个铁杆支持者附议。让他不禁有些心惊。从文武百官的态度上,他也能看出来众人对此事的不看好。

        其他所有人都默不作声。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反正就是低头看着脚尖,默不作声,发挥官场上的优良传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那位辽东王的彪悍战绩,朝中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当今朝廷当中,还真找不出来那么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要在战场上跟辽东王掰掰腕子。那位杀神可是实打实的用人头堆积起来的威名。

        反正就算辽东王打进京城,也不算改朝换代,无论谁当皇帝,也都是需要他们这些官员的。完全没必要这个时候冒头,得罪辽东王那个小心眼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皇帝扭头看了看脸色有些苍白,却强作镇定的太子,这个儿子虽然也不算差,可惜只是擅长阴谋诡计,平日里夸夸其谈,面对强敌的时候,却拿不出一个办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