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寺内辞去总理大臣的呼声已经开始出现了,很显然,俄罗斯帝国在远东的遗产很可能就是挽救寺内内阁命运的最后稻草,,。

        事实上对于俄罗斯内战,王振宇这个穿越者是很有兴趣的插手的,在他看來,这是一次推动中国进一步崛起的机遇:

        第一、收复失地;王振宇拿着最新版的世界地图研究了大半天,再结合自己的记忆,思來想去觉得要把自1858年以來丢失的国土收回可能性不大,一來是因为面积实在是太大了,列宁不敢也不会答应,除非自己出兵去帮列宁的苏维埃政权去进攻未來控制这些地区的白匪,二來是时间间隔太长了,已经超出了五十年国际承认的范畴,所以王振宇思來想去,最有希望收回的只有几个,第一是在外蒙的地域上取得共同确认,第二是在中亚收复部分国土,同时在远东收回1896年以后失去的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第三就是收回中东路,估计这点小日本都会支持和默许,最让王振宇觉得靠谱的是目前自己在新疆和外蒙的计划进展顺利,按照这个趋势发展,接下來只要在外交上控制得当,实现收复失地的计划绝不是梦想,,。

        第二、接收人才和财富;王振宇可是清楚的记得有关于高尔察克黄金的故事,127万白俄和500吨黄金穿越整个西伯利亚据说是要去投靠日本,最后全部冻死在路上,高尔察克本人再被英法和部下出卖后也被追击的红军部队抓获并枪决,其实王振宇关心的不是这个黄金,自己的国库再穷,5亿美金还是能凑出來的,真正让王振宇动心的是人,对,是人,根据后世历史记载,共计有100万俄罗斯人成功的从苏俄逃脱,这些人可不是文盲,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而在跟随高尔察克逃亡的队伍中这样的人更是成堆,所以按照王振宇的设想,这些人都可以参与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來,就好比自己崛起依靠的其实是三十万卢森堡公民一样,这远比自己培养200万人才要來的高效靠谱的多,所以王振宇已经命令安全局,尽最大努力,建立和高尔察克等白军的联系,这样自己将來收容他们也就会容易的多。

        第三、调整国际关系,虽然王振宇深知苏联的威力,深知这帮孙子发动无产阶级的能力,但是站在自己国家崛起的角度考虑,王振宇甚至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所以他决定宁可将來被国内伟大的无产阶级工农联盟推翻,也要打压苏联,把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留给后人,子孙的生存空间应该是用武力和经济手段去拓展,而不是靠自我阉割,,,而且王振宇在查阅了王亚樵收集來的对日情报分析后,他敏锐的感觉到,在苏俄的问題上,也许能够把中日之间的问題解决掉,而一旦顺利解决中日问題,接下來中国的统一也就指日可待了。

        既然想明白了这几点,接下來要做的功课就多了。

        王振宇于二月十五日夜在雯庐的书房里秘密召见了杨永泰,杨度,万耀煌上将,白崇禧上将,以及新任陆军部部长徐源泉陆军上将,空军部部长杨逸仙空军中将,新任海军部部长陈绍宽海军中将等人,和他们讨论如何做好接收沙俄遗产这个功课的办法。

        “大帅啊,你这个计划听起來有点吓人啊,咱们有这么好的胃口吗”徐源泉第一个站起來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大帅,按照您这个计划,俄国内战一旦爆发,我们就必须参与其中,这看起來是个二选一的选项,其实根本不是,傻子都知道英法会支持谁,我们只能和列宁政权为敌,而以我们目前的实力在西北那么长的补给线条件下去作战胜利实在是缺乏保障,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家虽然工业落后,但是我们的军队对于工业的依赖程度却偏高了,一旦后勤跟不上,失败的十有**是我们,这个是无法用所谓的战斗精神來弥补的,同时刚才大帅您说要有和日本人作战的计划,我想打不打的先不讨论,光说打,我们沒有制海权的情况下怎么打,这都是问題,最后就是接收移民的问題,如果真的打起來,俄国人外逃是肯定的,可是我们要接收他们,安置在哪里才能配合我们的工业建设,这也是要认真考虑的。”

        万耀煌和徐源泉两个人虽然都是湖北老乡,但仿佛天生的死对头一般,徐源泉话音刚落他就开口反驳道:“我觉得大帅的思路肯定是沒问題的,现在让我们來要讨论的就是如何落实,如何通过我们的工作來确保大帅的目标最终实现,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在军队的建设上我们还得花点力气,尤其是在海军上,我昨天和海军部的陈部长交流过了,就目前來说我们只有一个训练舰队,而舰队目前能够真正承担破交任务的也就是四艘英国改装制造的巡洋舰,原因是只有他们的航速达到了三十二节,也就是说只能偷袭一些民用船只,还不能去攻击舰队,目前我们在英法的帮助下成功的建设了海口造船厂,扩建了江南造船厂,但是靠自己建设出一支能和日本抗衡的舰队根本來不及,更何况这两个造船厂目前的制造水平也就是仿造巡洋舰,战列舰什么的都造不出,所以我不得不提醒各位一句,我们接下來的行动必须有一个度,就是不要和英法交恶,我们的海军计划肯定需要他们的帮助,我的意见是绕过对我们十分敌视的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直接和英国政府方面取得联系,使我们的行动获得他们的支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www.xiaoshuogua.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