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或是大姐儿来问这话,陈氏自诩为人母亲,恼羞之下,是断然不肯明白回答的。只是二姐儿虽比大姐儿还小了几岁,因着这些年查账管事,经营铺面,行事沉稳,颇拿得住事儿。连哥哥陈珪都对她另眼相看,陈氏也觉心中有靠,更信二姐儿是个可商量的人。

        因而闻听此言,陈氏略有些脸上发热的低了头,一壁不自在的摆弄着手内的累丝金凤挂珠钗,一壁笑道:“两年前他就跟你舅舅透过口风儿,只是我还得替你那死鬼老爹守孝,便没答应,叫你舅舅驳了回去。没成想他果然又等了两年,我瞧着他对我也算长情。何况他家世门第也都不错,纵然家中尚有几个姨娘侍妾,嫡女庶女,也没个顶门立户的儿子。我已经同他说过了,我会带着你们两个姐儿嫁过去,他也会待你们如同己出。还应承我一过门就能当管家太太……我觉着,要是嫁给旁人,恐怕还不如他是知根知底的好。”

        最重要的一点,陈氏自觉能抓得住尤子玉的心,旁的琐碎事情也就不在意了。

        二姐儿听了这话,纵使心中不以为然,却不曾出口反驳。沉吟半日,方开口问道:“妈别看我年纪小,说的话却不年轻。妈方才说的那些好处,我也是知道的。只是一点,那位尤大人,今年多大年纪了?”

        陈氏一怔,想了想便道:“倒是听你舅舅说过一嘴,今年恐怕四十有三了罢?”

        二姐儿便道:“那么大岁数的人了,纵使现在瞧着门第根基不错,可他还能活几年呢?妈虽是二嫁,却也是二十来岁的年轻媳妇。说句不好听的话,倘或那位尤大人活到五六十岁撒手去了,到时候妈才四十来岁,难道还能三嫁不成?再者说来,那位尤大人都四十多岁了,之前姨娘侍妾也不少,都没能生出儿子来。可见兴许是他自己不能生。并不与旁人相干。妈要是就这么嫁过去,倒时生不出儿子来,他又撒手去了,不能给妈做主,妈可不是要任由他们尤家的人欺负了?”

        陈氏听了这些话,倒也实在。不觉怔怔的想了一会子,一时觉着二姐儿的话很对,一时又舍不得尤大人的情长。她早年是吃了没有儿子的苦的。何况众人给她描绘的嫁到尤家去的好日子,也是在有儿子的基础上方能成行。倘或二姐儿一语中的,到时候她嫁入尤家却生不出儿子来……

        陈氏想到此处,愈发登时坐不住了,忙扬声叫过门外...叫过门外伺候上夜的婆子,因说道:“去东院儿请哥哥来,就说我有要事同他商议。”

        那婆子答应着去了,陈氏便向二姐儿道:“时候不早了,你快回房休息罢。明儿还得早起呢。”

        二姐儿见状,只得应了。当即回房安歇。

        不知陈氏与陈珪之后又商议了什么。只说次日一早,二姐儿早早起身,梳洗穿戴毕,方至上房给老太爷老太太请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