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是往后走的,眨眼没几个春秋。甭管周姨妈好全不好全,最后如何?楚娇娘要做的事儿可不想被耽搁。

        过了不多两日,在见周姨妈多时如常之后,在月末时,楚娇娘择了一个吉日,到底同阿夏开始操持起摊铺来。至于家里的活儿与照看周姨妈的事儿,也就劳烦郭妈妈了。

        这日清凉的晨间,楚娇娘数好上百来方丝绢分别放入两筐背篓,与阿夏一人背了一筐。

        临出门,小家伙似乎知道娘亲要离开,于是闹着不让走,楚娇娘无奈,顺势便将十一也给带上了,算上小家伙,楚娇娘同阿夏三人,去了中心街。

        铺子均是一样,一个小檐的棚子,楚娇娘来得早,街上除了卖早食的,无有几人来开铺子。

        楚娇娘让阿夏看着十一,自己将素娟与绣了花儿的绢子均挂了上去。皓白的丝绢连成一片,一眼望去,似一堵屏风;若有风来,轻丝摆动,甚似飘动的浮云,尽显柔美多姿。

        为了点缀,楚娇娘又在铺檐两边各自挂了一串小红花灯笼,照着喜庆。亦是简简单单的,也算是开档了。

        东西规整完,周遭的铺子才陆陆续续的开档。左边是戌婆子卖鞋面儿的摊铺;对面是卖糖人的两口子;右边一家卖玉石珠宝的小店铺;再往前些是一些卖杂货吃食的;还有一些山里下来,卖柴炭野味虎皮狐裘的小铺等,皆是一些面熟之人。

        这方戌婆子瞧着空了大半年的摊位突然来了人,又是卖丝绢的,以为屈家人回来了,拢过来一看,发现是竟是楚娇娘,一瞬的,脸色就拉了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