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炒作女皇 >
        这场戏,张云龙拍了第二遍就顺利的过了,黎远东和林乐乐不由扭头对视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一丝佩服的神色,林乐乐原来担心的造型的问题,压根就没有出现,被拉了皮抹了粉的张云龙,不拍戏的时候看着确实让人尴尬,可是他一到镜头跟前,一股发自内心的勃勃生机,瞬时就让人入戏了,他看着确实并不像什么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但也不会让人觉得他在装嫩,在镜头里,他就是那个混不吝的年轻军人,没有任何违和感,观众压根不会去注意他的年龄问题,只会被这个人物的个性魅力所深深吸引。

        这时候,林乐乐不由自主的就看了自己身旁坐的黎远东一眼,心里想着,难怪这戏会一炮走红啊,这戏的两位男主角张云龙和黎远东,可算是大陆为数不多的“方法派”演员中的两个翘楚了。

        所谓的“方法派”,其实是“体验派”的延续和补充,其核心思想还是体验派的。但是方法派在体验派“想人物所想,思人物所思”的基础上,还要求演员能触发自己本人真正的感情体验,再反过来融入运用到角色中去,而不单单是努力的让自己的思想与角色保持一致而已。

        由于方法派不局限在人物的机械化演绎上,演员自身情感的代入,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发出一系列具有创造力的表演,所以方法派的演员往往可以塑造出极具特色,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角色。

        不过,方法派演员一般也都会遭遇同一个困扰,就是演的角色多了以后,有观众会质疑某某不管演什么,到头来都是在演他自己,比如某个神级的实力派大师,在演了很多帝王之后,突然就有声音开始说他一直在重复自己,而后扬起了一片要将他从神坛上推下来的浪潮。包括张云龙和黎远东,后来也先后受到过类似的质疑。

        而对于观众这种言论,大部分专业影评人都是不赞同的,他们举了许多例子来证明大师所饰演的每个帝王是多么的各不相同,是经过多少细节的精心打磨才塑造出来的。

        观众之所以会有那样的误解,一方面是因为方法派演戏,难免会有很强的个人魅力附加在角色上,观众对他有熟悉感,就会忽略他在表演上不同的地方,另一方面吗,就是人的逆反心理在作祟了,很多人喜欢通过把人推下神坛来证明自己的见识不凡。

        其实这种争论说白了,就是一场关于“方法派”演员表现出来的,到底是“具着演员特色的角色”,还是“披着角色外衣的演员自己”的争论。

        在林乐乐心里,是坚决倾向于前者的,例如那位被质疑的大师,林乐乐认真的研究过他出演的各个角色,发现哪怕他的个人形象在作品中非常抢眼,但是他所饰演的人物真是从来没有违和感的,哪怕你说他演的帝王太雷同了,但他演的帝王绝对是足够王者气派的,而他要是去演一个小会计,哪怕这个会计看着颇有个性,但也绝对就是个很典型的会计,而不是一个掌控大局的经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