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徒儿求知的目光,武清道长说:“空即自然,并非空乏什么都没有;上善若水,即是自然;上善,善是最美好的境界,最高明的方式,最正确的方法,进而上善为正确的做人做事,遵循客观规律,遵循自然法则。”

        “师父,那若水呢?”小道童悟性很高,似乎能够听懂。

        武清道长说:“道德经你已经会背了,你看,若水的后面就是解释了,你且听来!“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之善,体现在利益万物,而不会和万物争夺好处,比方说,雨水可以使庄稼生长,但是没有任何索取,人的休养生息,也离不开水,水把自己置身于众人都看不上的位置,不计较自身得失,这和大道的运行规律很接近。比如水管、下水道这样的容身之所,水也毫不在意,只是默默的为人提供便利。”

        武清道长说得很明白,小道童能明白多少呢?</p>

        “师父,我明白了,水不与万物挣,而万物却需要水的滋养!”小道童说。

        武清道长点点头,小小道童能理解这个已经很不容易,他继续说道:“上善若水,在我们人的为人和处世上一样的道理,就是像水一样做人做事,那样的境界,才是正确的,高明的,美好的。”

        “可是师父,我看到发大水,洪涝呢?很多动物和人都淹死,破坏性那么大,都是水所致的,水也是有坏的一面吗?”小道童问道。

        武清道长说:“这个问题问得好!之前我跟你讲过世间万物都有好坏之分,有阴有阳,有负有正,一件事有好的一面有坏的一面,就看你是怎么去看待;你且听来!“

        “是!”小道童睁大双眼听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