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杨雪同杨氏集团逐渐淡出之后,杨氏集团的发展并没有停下脚步,反而随着更多年轻职业经理人的加入之后,发展的速度更快了。

        星宇轮转,时光飞逝。

        三峡大坝、大地震、奥运会、天宫一号等等,众多事件之中,或多或少的都有杨氏的影子出现。

        赵素英没有参与杨氏集团的运营,反而是投入到光刻机的研究单位去了。

        杨氏集团的光刻机早就跟国际上的光刻机相差无几,甚至能出口海外,直接打压的洋人光刻机企业没有更多精力和金钱研发,彻底落后于杨氏光刻机。

        不是没有人想要投入资金研发,但是跟有赵舒城不计代价的投入研发资金相比,其他企业都需要考虑研发成本的问题。现在光刻机的价格早就不跟之前一样几亿元一套,反而是几千万就能拿下一套。好多芯片生产商直接问问购入,根本不理会所谓的禁运问题。

        对着杨氏集团的发展壮大,国际市场上面很多产品的市场份额被杨氏集团侵占,尤其是不少杨氏集团自主研发的有竞争力的产品,直接威胁到很多巨头或者说财团的利益。

        他们可不会看着杨氏集团不断吞噬自己的份额,当发现正常的商业手段没办法对付杨氏集团之后,直接不要脸的掀桌子了。他们开始操控政府制裁杨氏,打价格战,政策打压,花钱收买杨氏的员工,在本国炒作杨氏的各种黑料,甚至动员尼哥去打砸杨氏的门店,最终发展成为针对华裔的歧视甚至仇视上面。

        赵舒城本来就知道财团的伪善,但是杨氏真的遭遇这样的危机之后,还是让很多人措手不及。公司管理层上也开始分裂,有的主张以和为贵,有的则是要斗争到底。

        其中有多少人是真心实意,有多少人是从企业发展考虑,又有多少人是收了洋人的好处出卖公司的利益,这都是理不清的烂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