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幼娘早起梳妆打扮,又去看望两个孩子,杨凌则箭袖青衣,自去后院习练拳脚。先打了一趟“十段锦”,再使一套“真武两仪剑”,额头刚刚冒出一层细汗,就见幼娘穿着一身雪白的武服短打扮,提着棍子出现了。b/>b/>

        杨凌立即做了个收手势,长剑还鞘,施施然迎上去和*妻打了个招呼,便赶紧溜之大吉了。他一直担心娘子会忽然性起,要和他较量一下武功。b/>b/>

        其实他并不怕幼娘,也不在乎胜败,他只是担心武当山上那些坐在松树下修身养性的老道长们会被他这个不肖弟子气的走火入魔。b/>b/>

        用完了早膳,在书房里就江南堕民的移民政策、优惠待遇、分批移民的步骤和安排又仔细推敲了一遍,拟出了一个初步的条陈后,便着人持了自已的贴子去见焦芳,请阁老散了午朝后来,下午来府上商议要事。b/>b/>

        然后他就陪着儿子、女儿在后花园里玩起了捉迷藏。直到天将晌午了,估计永福公主纵有什么早课、杂事的也该办完了,现在当是清闲的时候,他才回到房间,重新穿着打扮。b/>b/>

        腰围锦织抱肚,系以犀角玉带,盘髻束发,头戴四方平定巾,虽非王侯的正式打扮,却既大方休闲又不失庄重。一切收拾停当,杨凌来到前厅。高管家见国公爷要出门了,忙着人唤来一众家将护卫。b/>b/>

        杨家对门儿还挺热闹,桥这边还好些,过了桥那边是几十丈宽的空旷场地,是平坦地大青石地板,当初为了运送各种石料、木材维修园子,魏彬从官道上引下来一条路。修的平平整整,穿过皇庵门前径直又向前去。左边是那道河流,河边植有高树,右边是高大的皇庵围墙,中间的路既宽又平。b/>b/>

        两里地外杨家那十多亩地和近山的地方,盖起了大片的房屋,里边住的是当初应聘来盖房子地流民、工匠,现在皇庵盖完了。一些人继续去其他地方讨生活,一些流民则去了关外闯世界,还有一些则留在了这儿,在那里建起了一座由移民和工匠组成的小村庄。b/>b/>

        好在皇庵这么庞大,断不可能让公主殿下和陪同公主出家地那些宫娥们去剪枝栽草、打扫偌大的庭院,管理园林和栽培花草,这些事都需要下人做的,所以这些人在这里并不愁没有活计。b/>b/>

        由于这个新村庄的存在。这条路上就不平静了,人来人往的很热闹。自从永福公主迁至皇庵后,京城许多王公大臣、豪门世家的女眷如果要敬香礼佛,都会选择来这里,毕竟皇庵虽多,可是公主在此出家修行的可就这么一座。b/>b/>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