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回到明朝当王爷

        给文武百官送饭送菜的老百姓、拦路阻行的翰林院士和太学生、锦衣卫、刑部的差役,还有被围在中间的官员们,都看着杨凌的方向。

        杨凌的前边站着一个熊一样粗壮结实的身子,几乎把他给遮住了。刘大棒槌扎撒着大胡子,站在场中央,先来了个团团圆的罗圈揖,高声说道:“各位大人,各位父老乡亲......。”

        亏得他不是站在北京天桥上,不然下一句就该是“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杨了”。大棒槌挺胸腆肚,还没声情并茂地说起“杨大人吉人天相,死而复生”的传奇,众官员就一哄而上,把他挤到了一边儿。

        刘大棒槌抓抓头皮,嘟囓道:“这都干啥呀?喛?哎!这谁呀这是,我回了家刚换的干净衣服,谁这么缺德给我油了?我说那位大人,你往前挤没关系,你先把油条扔了呀。”

        没人搭理他,也许这些官员们回到家里冷静下来,明天见了杨凌仍然是一副清高、矜持的模样,可是在他们饱受欺、自尊心严重受损的时候,在他们心目中的支柱:三位大学士竟然毫无作为的时候,杨凌的突然出现,实在使他们兴奋若狂。

        他们不怕进监狱,他们不甘心的是被一个阉人如此羞。在他们的心中,阉人?阉人也算是人吗?我整治不了你,可是能整治你的人来了,苍天有眼呐!

        他们之中属于杨凌一派的冲在最前边,这些人自然欣喜若狂,即便对杨凌毫无好感的人也欢呼着往前挤,无他,就算对杨凌这个人不喜欢。只把他当成攻击刘瑾的一件工具,那也是高兴于他的出现的。

        这些官员中自然也有不少为了功名利禄投靠了刘瑾地人,他们也知道刘瑾是不方便单独把他们给赦免了,所以对刘瑾并无怨恨之意。此时见了百官对杨凌的欢迎,心中不免惴惴不安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