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指着蕃茄秧,正在比划着果实的形状、绘声绘色的描述着它的颜色、味道,引得雪里梅、玉堂春两个小妮子馋涎欲滴,韩幼娘、崔莺儿等人也听的津津有味。

        杨虎唇边飞快闪过的一丝狞笑和眼中的杀意,没有瞒过站在边上,状似悠闲地把玩着几片蕃薯秧的成绮韵,她不着痕迹地靠近杨凌笑道:“大人,夫人有孕在身,这里气闷的很,咱们还是回去吧”。

        杨凌说道:“啊,一时说的兴奋,我倒忘记了,呵呵,走吧,咱们上去”,他体贴地挽住幼娘,一边向外走一边道:

        “杨兄和夫人既是马帮首领,走南闯北的一定还有机会再来京城,等明年秋天你们再来京师,就可以看到堆成山的蕃薯、马铃薯、看到金灿灿的玉米穗子,等到后年,这些东西就可以在大明处处种植。

        百姓苦啊,不过这么大的大明天下,几千万黎民百姓,想要丰衣足食换了任何人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这些作物比原来高产数倍,可以使许多百姓免于饥饿”。

        他想起内厂利用车马行已在天下各地广造声势,散布消息说朝廷有意解除海禁,准许百姓对外通商,看杨福夫妻有能力购粮赈灾,他的马帮势力必定不小,也是一个可以争取拢络的人,便道:

        “杨兄的马帮专门帮大商人运送盐粮货物吧?现在有些大臣正准备向朝廷建议解除海禁,靖清海疆,到那时海外通商,大明各地的货物运输必定更为繁盛,杨兄的生意也可以财源滚滚了”。

        杨虎听了心中杀意更盛,不过他当然不会蠢地现在动手,杨虎一边虚应其事地笑答着,一边暗暗打量这暖窖环境,伍汉超在一旁说道:“原来此事不是空穴来风,小可下山后就不断听到各地传扬这个消息,看来大明禁海百余年,终于要开放海疆了”。

        几人拾阶而上,伍汉超又道:“大人身在朝廷,消息自然比我等灵通的多。不过听大人口气,有意进谏朝廷开放海疆的大人们,可是想一举解除海禁,处处开设通商口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