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大唐剑尊 >
        李清真气比寻常修道人高上不少,但却认为自身筑基危机要比常人低上一些,除却筑基法门非凡之外,更是因为自身体质不同。“金丹浸泡灵水,熬炼灵液,都使我体质改变了许多。我的经脉想必能够承受得住真气多次运转,也承受得住真气中的地煞,唯一的危机,乃是地煞透过经脉,极有可能冻伤五脏六腑。”

        李清忖道:“但这一点,同样要比其他修道人来得安一些。毕竟我受过金丹灵液改变的体质,似乎连脏腑,血肉,骨骼,经络,都变得强韧许多,但五脏六腑毕竟孱弱,事关生死,仍是不好大意。”

        他盘坐在煞气源头,徐徐呼吸,缓缓吐纳。真气

        与地煞融合,渐渐收回体内,压入丹田底部,再由未曾凝过地煞的真气,再度流转出来。在筑基凝煞未成之间,不可中断,否则与真气纠缠的地煞,便会脱离真气,再度溢散出去。

        当煞气在丹田之中溢散出来,便会蚀伤体内。李清心中暗想:“只要没有变故,我便能筑基培药功成。”这想法未落,体内就即一震。感应到体内震荡,他露出苦涩之意:“变故……”蛊虫发作!

        东都洛阳城,令狐先生游历归来。这个消息让许多人都为之安静,放心。国师李泌离京,司天台副司首则未曾归来,如今司天台只靠了那位神秘的白衣剑仙坐镇。

        对于许多人而言,这个在此前未曾现身过的白衣剑仙,来历不明,本领未知,自然觉得无法安心。直到令狐先生归来,洛阳城中许多人才松了口气,尤其是司天台上下,才算放下心来。

        令狐先生依然穿着一身白衣,神色平淡,随口问道:“上回传信,让你们查找的那年轻书生,可曾查到来历?”身旁有人答道:“我们往道教祖庭查证过,龙虎山上不曾收下这么一名少年弟子,也曾查阅大唐王朝所有道士的名册,并无此人。”

        令狐先生脚步微顿,沉吟道:“这么说来,不曾记录在龙虎山上?”那人点头道:“正是如此,按龙虎山的说法,这年轻书生应该是个自己修行的散修之人,并非正统道门弟子。”令狐先生皱眉道:“莫非不是我大唐王朝之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