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师盘膝坐地,五心朝天,呼吸似有似无,绵延细长,如作龟息之眠,心神渐渐沉凝,于混混冥冥之中,余一点先天元神灵光不昧,如栗如豆,照澈虚室,一片清灵空朗,所谓念不可起,意不可散,莫概如是!

        无思无念,张天师一身玄功自然而然的运转起来,吐纳起了太阴月华之气,汇入体内的月华精气受其观想引导,沉入窍穴,转游周天,复又归于丹田气海。

        至阴至阳两种灵气在体内颠倒易转,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演化出了离火坎水,龙腾虎跃之象,神异非常。

        身逢元气复苏的大世,实可谓是修道人的大幸,奈何张天师年岁已高,已过花甲之年,体内气血渐渐衰败,虽然具备踏入道途的资质,但是早已过了最合适的筑基年龄。

        好在傅玉书拜访天师府时,与之相谈甚欢,明白他如今的状况,赠予了他一粒六阳回天金丹,服下之后,遏制了他的气血衰败之势,还令他的身体状态回到了三四十岁,虽说还是比不上一些年青小伙子,道至少拥有了追逐大道的资格了。

        相比起年龄上的最大劣势,漫长的时间积累,让他对于大道自然的认识远远超过了寻常人,这又成了他的最大优势。

        厚积薄发之下,道途上的一些关隘他轻易便迈了过去。

        然而,张天师明白自己假如不能在寿元枯竭之前,鱼跃龙门,延长自己的寿元,一切终究是梦幻空花,转眼入灭罢了。

        距离龙虎山近三千里的高峰孤崖上,傅玉书双手负后,仰望天上帝流浆垂落人间的状观异景,面色略显凝重。

        眼下垂落之物是什么东西,他自然明白。

        不过,这还不是让他面色凝重的主要对象,与之相比,高挂天穹的皎皎皓月才是叫他心情激动欣喜之余,又觉得沉重压抑的罪魁祸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