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复兴大明 >
        事实上当所有的知县收到杨鸿章下发的防控条例的时候都是一脸严肃地看完,然后直摇头,不过大部分知县看了杨鸿章的亲笔信,说是每个县专门派遣了两百人的督察队,谁不执行,或者执行不到位就直接带人去天津,杨鸿章没有天子剑也不是钦差,按理说是没有权利动这些知县的,但他是总兵,是军人,杨鸿章说的很清楚,抗击疫情就是战争,而且是比抗击建奴更艰难的战争,所以在疫情结束之前实行军事化管理,不执行就是违抗军令,违抗军令着,斩!

        宣传贯彻防疫条例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而真正难的还是执行。天津卫城内的百姓刚刚经历过清军的劫掠可谓是一贫如洗,几乎所有的防护措施都需要依靠知府衙门,杨鸿章也是真舍得,包括印发传单,购买鞭炮,消毒用的石灰以及购置口罩等,花钱如流水,不过杨鸿章并不心疼,他心疼的是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科学的无知和对于防疫条例的抵触。

        就连最亲近的夏东伟和张虎对于这份严厉的防疫条例都是心存疑虑,最后还是杨鸿章再三坚持,这才开始在天津卫城内招募民壮组织纠察队。由于待遇好加上堪比压门捕快的权利,倒是很快就募集到将近千人的纠察队,再加上停留在天津卫城内的军士,对付不到万人的普欧婷百姓倒是够了。

        杨鸿章还成立了临时指挥部,并且要求各里坊以及原天津卫三个卫所以千户为单位派人在领导小组常住方便联络。

        第一天城燃放鞭炮,在燃放鞭炮的同时分发传单。张虎负责燃放,罗克敌负责发放传单,还算顺利。不过到第三天纠察队开始上街检查的时候发现大部分百姓都没有按照要求佩戴口罩,所有人完没有防控意识,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夏冬伟将情况汇报给杨鸿章的时候,杨鸿章心急如焚,因为消息从巨鹿传递到天津,也意味着很有可能病毒也同时传播过来了,可谓是刻不容缓。

        于是杨鸿章再次连夜召开动员大会,留在天津卫城内的所有将士以及所有的纠察队队员被动员起来,参与到第二天的上街纠察。和临时招募的纠察队相比,这些人都是军人,总兵大人有令自然不甘违抗,所以第二天的天津卫城可谓是鸡飞狗跳,到处是驱赶未戴口罩的纠察队,一些百姓还试图到知府衙门讨说法,结果被乱棍打出来。军队一连三天上街,情况才总算有了好转,大部分出现在街道上的百姓基本上都佩戴上了知府衙门发放的口罩。

        刚松了一口气的杨鸿章在夜晚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城内有人病死,怀疑是感染了鼠*疫!来举报的是一个里正,死者是一名在当地颇有实力的王姓商人,今年五十六岁,前段时间曾经去过河间。随行的仆从约有十五六人,再加上其家属、仆人,密切接触者超过五十人。

        封宅!焚尸!杨鸿章丝毫没有犹豫,立即下达了指令,并且要求张虎亲自带队前往。只是很快张虎就派人回来报信,说是王家反抗强烈,坚决不肯交出死者尸体,并且组织家丁与纠察队对抗,现场十分混乱。

        杨鸿章一听就头大了,一旁的夏东伟刚想劝阻,却听得罗克敌说道:“大帅,让我去吧,这家人我知道一些,建奴未来之前就是这天津卫的一霸,和前任指挥使有点亲戚关系。”

        杨鸿章看了一眼李罗克敌,这位不到三十岁的汉子表情严肃,于是说道:“带两百火枪队去,先礼后兵,一定要耐心地跟王家人和周围看热闹的群众耐心解释。当然本帅最后要的结果只有一个,坚决切断传播源,焚烧患者尸体和封锁宅院一件都不能马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