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复兴大明 >
        另一个担忧自然就是新的税率执行情况,和谐时代的历史书上描述的这位年轻的皇帝就是多疑,善变。如果孙承宗能够坚定支持自己的税率改革还好说,如果他中立或者反对,估计朱由检改弦更张的可能性很大,至少不会在直隶以外的省份大力推广。

        因为有这两个牵挂,杨鸿章才深刻体会到了自己需要更大的权力,足够影响这个朝廷的权力,或许天津总兵和天津知府正是最好的转折。

        按照朝廷圣旨新成立的天津府管辖天津、静海、青县、南皮、盐山、庆云、沧州六县一州。几乎与保定府一东一西拖住了北京。

        来天津的路上杨鸿章听沿途的百姓说起过天津的情况,尽管杨鸿章有思想准备,但是经历了清军劫掠的天津卫卫城的残破程度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杨鸿章到过被清军烧毁的高阳,这里和哪里能有一比。高阳因为有城外水泥墩子的存在以至于城墙基本完好,只是在后来的火烧中被波及了部分城门和城楼。而天津卫城的城墙似乎发生过激烈战斗的缘故,到处都是斑驳不堪,好多的地方都出现了豁口。四扇城门则是空荡荡的,基本上就只剩下一个门洞。城内的建筑没有完全烧毁,但是方基本上都是一些低矮破烂还没来得及修补的。

        卫所衙门更是只剩下了几名低级官员,至于那些屯田的军户更是逃离了绝大多数,如今清军撤退快两个月了,依然没有多少人回来。支支撑天津卫的都是些普通百姓。

        听说朝廷派来了新总兵衙门里仅剩下的一名镇抚罗克敌个

        率领所有的官吏和仅剩下的几个百户出来迎接,居然没有一个士兵。再打听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的情况,居然也是差不多,整个天津三卫所的指挥使不是清军来之前逃跑了就是在乱战中殉国了,几个千户也是被清军重点照顾,据说岳托南下的时候攻击过一次天津,多尔衮围攻北京城之前又来了一次,结果一些百户都没有幸免啊。可见当初战况治之激烈,或者说是多尔衮心中的怒火有多大。

        杨鸿章能够想象,多尔衮带领着十万精锐破关而来,结果收获寥寥却折兵损将,甚至连豪格与岳托都成了俘虏。从保定窝囊地撤退之后不但是多尔衮,怕是几乎所有的清军都将怒火倾泻了下来,以至于那些胆小畏战的卫所兵都逃无可逃。

        看到这位新来的总兵似乎有点不高兴还以为是迎接的场面太寒酸站在卫城门口支支吾吾想要解释一下却被杨鸿章打断了。他无法想象蓟镇和保定府会被破坏城什么样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